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開放美豬牛「一豬多制」 陳時中:不得自訂標準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0/08/30 第719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開放美豬牛「一豬多制」 陳時中:不得自訂標準
記者潘乃欣、陳雨鑫、曹悅華/台北聯合報

地方10縣市堅持瘦肉精零檢出

中央宣布放寬含有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並強調在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標準下,沒有食品安全疑慮。雖然中央強調「安全無虞」,但教育部、雙鐵都表示,會優先使用「國產豬」;台北、台中、雲林等十縣市政府的食安自治條例則都規定瘦肉精零檢出,未來一旦美豬進口,恐形成「一豬多制」的現象。

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表示,未來中央將訂出容許量標準,地方必須依中央公布標準檢驗與開罰,不得自訂標準。他呼籲,「不要一國多制,這不是好現象」。

蔡政府先斬後奏 豬農反彈

蔡英文總統宣布開放萊劑美豬及全齡美牛後,「先斬後奏」的做法,引發豬農反彈,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中央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昨天分別南下到台南、雲林,與業界座談。

食品標示新制 深夜才補公告

衛福部食藥署則是立即公告食品標示新制,指廿項散裝生鮮食品須標示原產地國,其中包含豬、雞、牛、羊等,但公告中未含細節,也不願對外說明,深夜才將細節補上官網。

教部:學校午餐國產豬優先

教育部則是承諾,學校營養師會本於專業,開立菜單以「國產肉品」為主,少用加工品,另也會請各縣市政府配合肉品來源的標示落實執行。

教育部表示,依據學校衛生法第廿三條第三項規定,學校供應膳食,食材應優先採用中央農業主管機關認證的在地優良農業產品,前天已函請各級學校供應膳食,一律採用國內在地豬肉、牛肉等生鮮食材。

教育部說,中央政府二○一七年開始,補助地方政府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追溯生鮮食材,補助學校午餐每人每餐三點五元,並自一○七學年度全面實施,目前餐費足夠採用國產豬肉。

此外,依照「學校外訂盒(桶)餐採購契約(參考範本)」第卅四條規定,肉類應優先採用具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TAP)標章,或國產生鮮豬肉追溯的產品;另依「學校餐廳廚房員生消費合作社衛生管理辦法」規定,學校午餐使用食材均應依規定登錄,包括食材原料、品名、供應商等,使食材資訊透明。

雙鐵:便當採用在地食材

連續四年銷售超過千萬個的台鐵便當,又以經典排骨便當最受歡迎,不少鐵道迷擔憂,未來會不會因想降低成本,改用美豬做「滷排骨」的食材。台鐵局表示,台鐵便當是最安心、美味的用餐首選,秉持採用在地新鮮天然食材入菜的理念,友善支持本土農業。

至於同樣有販售便當的台灣高鐵公司也說,便當菜色包括主菜跟配菜,都會以在地食材為主。

台北、台中、桃園、彰化、宜蘭、竹縣、嘉市等十個縣市,則在自治條例中規定瘦肉精「零檢出」,強調在中央沒有另立法規前,違者都將開罰。

 
TOP
專題
美豬怎標示?衛福部配套倉促 消基會轟決策粗暴
記者陳雨鑫、葉冠妤、江婉儀、國際聯合報

蔡政府開放萊劑美豬及全齡美牛事前未溝通,配套措施更倉促,衛福部前天深夜於官網公布「散裝食品標示規定」細節,雖要求豬、牛等廿項食品標示原產地,但尚未要求自助餐、小吃店、速食店、美食街等餐飲業者標示食物產地。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承諾,本周將陸續預告,之後會示範該怎麼標示;陳時中說,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沒有食安風險,他也願意示範帶頭吃美豬。

消基會昨痛批政府粗暴,置民眾健康權益於不顧,除堅決反對開放進口,也要求公開決策過程及具體民眾健康風險的評估經過與結果,沒有道理「以犧牲民眾健康權益來換取政治利益」。消基會秘書長吳榮達表示,食用美豬、美牛的健康問題可能在若干年後才顯現,若非進口不可,政府應比照衛福部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設置消費者救濟補償機制。

消基會表示,曾在二○一二年隨機採樣十五件肉品,其中有六件檢出「萊克多巴胺」,都產自美國。再者,近兩年在巴西、蘇格蘭、美國佛羅里達州等都仍有狂牛症案例,美牛並未脫離狂牛症陰影,萊克多巴胺後遺症依舊存在,堅決反對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及仍有安全疑慮的美牛進口。

屬於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在美國也有爭議。今年六月美國動物法律保護基金會,食用動物關注基金會和生物多樣性中心,提交緊急請願書,要求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盡速暫停批准將萊克多巴胺用於豬和牛飼料。

請願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國肉品的屠宰和加工因此延緩,通常被屠宰前數周才被餵食含萊克多巴胺飼料的豬牛,存活的時間變長,體內殘留的萊克多巴胺量也變高。

根據食藥署說明,便利商店、超市、賣場、量販店、夜市等販賣的現場調理或持續加熱食品,還有麵包、糕餅店、觀光工廠或飯店附設烘焙坊賣的麵包、 蛋糕、甜點,皆不屬於散裝食品,目前也不在規範之列。民眾在便利商店買到的熱狗、在麵包店買肉鬆麵包,都必須等待食藥署訂出規範,才需要標示。 □

消基會表示,蔡總統年初才強調開放美豬、美牛,最重要考慮標準是國民健康,且應以國際標準跟科學證據佐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八月也提及,必須站在消費者角度,確保所有食品安全無虞,還說不會讓農民受影響。對比如今作為,先前言詞都只是政治語言、搪塞之詞,不知政府誠信何在?

外界擔憂,台灣豬與美豬如混在一起使用如何標示,陳時中表示,會分層做標示,針對多個不同產地、都要做不同的標籤或順序標示出來。相關辦法今天會全部預告出來,並示範讓大家了解。

食安辦主任許輔昨天表示,美豬未來的管理方向,應比照美牛,「美牛怎麼做,美豬就怎麼做」。

根據食藥署公告,所有販售散裝食品業者,必須以中文標示告知消費者,以標示牌方式呈現者,字體大小長寬不得小於二公分,以標記或標籤呈現,字體長寬不得小於零點二公分。

 
TOP
加工肉品難辨識 業者:美豬恐流向團膳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政府決定開放美豬進口,雖強調會強制標示,但內臟、加工肉製品如香腸、貢丸等食安風險仍大,有滷味、水餃等業者擔憂生意受影響,也有民眾擔心政府稽查人力不足,加工肉品來源標示也不容易。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食品營養系教授洪千雅表示,含瘦肉精豬肉若做成香腸、肉鬆、滷肉飯、爌肉飯等很多台灣民眾愛吃的食品,很難察覺來源,政府應落實源頭控管、確實登錄來源並公開資訊,民眾則要慎選政府評核優良廠商。

「進口美豬最有可能流向團膳業者」,台中市養豬協會總幹事楊駿杰說,美豬飼養成本較低,營養午餐、團膳成本低,使用肉丸、熱狗、火腿等加工品多,業者也看準政府稽查人力不足,且時間一久大家可能都忘了,這才是問題所在。

陳姓貢丸業者表示,美國豬肉價格較便宜,可以減少貢丸成本。但肉品來源的標示恐怕會琳琅滿目,多到連消費者都會眼花;以貢丸為例,除豬絞肉還會加魚漿,要一一標示會很麻煩,萬一被供貨商欺騙很難自清,且法律責任要算誰的?

雲林養豬協會常務監事王森彥說,進口和本產肉混充在同一加工品內更難辨識。

台北市師大路的滷味老店陳姓業者說,大腸、小腸、豬心、粉肝等豬內臟是熱銷品,目前沒規定要揭露產地,明年元旦起必須向供貨商索取相關證明,才能取信消費者。

 
TOP
光靠標示不夠 專家:邊境把關 鼓勵吹哨者
記者陳雨鑫、陳婕翎/台北報導聯合報

開放萊劑美豬、全齡美牛,政府提出全面標示作為配套,但標示落實度長期被詬病,過期改標、標示不符事件層出不窮。專家指出,政府執意要開放,邊境檢驗以及市場稽查,保護吹哨者的制度一定要相當建全,才得以說服民眾,食得安心。

食品標示不實事件時有所聞,加上全球貿易往來過程複雜,即使標示產地,卻未必是最初的原產地。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陳炳輝表示,單靠標示是不足夠的,且標示增加業者成本,後續價格勢必反應在消費者身上。

陳炳輝表示,既然開放,就一定會有風險產生,配套措施一定要做好,除了標示以外,邊境把關更重要。

現行邊境查驗採抽驗機制,一般抽驗比率為百分之五,美豬、美牛抽驗若達百分之廿,可達到初步圍堵違規產品入境,但同時,也得增加市場稽查的頻率,建立吹哨者保護機制,增加吹哨者獎金,才能有效趨吉避凶。

行政院長蘇貞昌提出「每天要吃卅三片排骨,長期食用五到十年才有可能超標」,專家批評,不同族群的風險不該一體適用。

依照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建議,萊克多巴胺每人每天每公斤建議攝取量為一微克,若以一位六十公斤的成人計算,每天最高可容許攝取六十微克萊克多巴胺。

以我國朝向制定的萊劑標準,等同一公斤豬肉最高可含十微克萊克多巴胺,換算六十公斤成人,每天吃六公斤萊劑豬肉才會超標;豬肝等於每天吃一點五公斤,豬腎則要吃零點六七公斤。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安義認為,台灣有非常多食品與豬肉有關,主管單位須釐清國人豬肉及牛肉攝食量,再進行風險評估,不可單以過去萊劑美牛攝入量不超標,就直接將安全容許值套入豬肉。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則表示,必須考量孕婦、小孩等高敏感族群,尤其萊克多巴胺是類交感神經興奮劑,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要注意。葉安義認為,既已確定開放進口,就應更精準算出個群體食品風險評估。

 
TOP
門檻降 衝擊大 養豬產業未來藍圖在哪
記者潘乃欣、賴于榛、徐偉真/台北聯合報

農委會聲稱我國豬肉有九成來自「國產豬」,僅一成進口,開放美豬對我國畜牧業衝擊不大。不過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直言,開放萊劑豬,等於降低進口門檻,不只美豬,加拿大豬的外銷量更大,恐對我國畜牧業帶來衝擊。

陳保基表示,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形同進口門檻降低,推估進口豬肉占比因此提升。且這次開放的不僅只是美豬,加拿大豬肉的外銷量更大,該國萊克多巴胺豬肉一定會進口,對我國畜牧業帶來衝擊。

陳保基提到,歐美國家多吃牛,少吃豬,萊克多巴胺多放在豬隻上,大量外銷。但台灣不一樣,每年每人平均吃卅到四十公斤豬肉,進口價格較低的美豬進口後,食用到萊克多巴胺美豬的機率勢必將提升。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說,所有自由貿易協定都會有受益和受害產業,政府提出編一百億的養豬產業基金,是短期因應政策,也就是長期以來認為「受損的產業就給錢」。邱俊榮說,配套措施不該是只編百億基金,政府應該要告訴大家,產業長期布局的藍圖,以及畜牧業的未來是否走向高附加價值產業,這才是積極性的配套措施。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系主任吳信志分析,這次開放美豬進口與台美關係有很大關聯,是時勢所趨。不過台灣豬肉已從口蹄疫名單除名,未來可以增加許多外銷機會,只要持續開拓外銷地,我國畜牧業產值不會下滑。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說,台灣養豬戶廿多年來好不容易等到口蹄疫拔針,正要努力行銷世界,就遇上美豬,感覺像是洗了三溫暖一樣,但台灣想要行銷全世界,美國也是,台灣不可能置身世界貿易之外。

雖然理解政策決定,但劉建國堅持還是要捍衛豬農與消費者權益,農委會提出百億基金,不能只是講個數字而已,未來如何規畫,應變對豬農可能造成的損害,費用如何動支,如何評估美豬競爭過程豬農受損幅度等,都不能馬虎,將會持續監督;另外未來本國豬、美國豬標示一定要細緻,讓消費者能夠清楚的自主選擇。

【記者潘乃欣、蔡維斌、吳淑玲/連線報導】萊克多巴胺美豬明年起開放進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表示,將成立百億養豬產業基金,首先用來維持毛豬拍賣價格的平穩,確保國內毛豬的拍賣價格都會高於豬農的生產成本,另也將推動豬隻全面納保和飼養環境升級。但地方養豬業者直言,百億不夠,盼爭取更多經費。農委會表示,該基金將由中央政府提撥預算支應,各項目經費細節還要再經討論才定案。

 
TOP
國安掩護食安 台美貿易協定還有長路
本報記者張加、陳素玲聯合報

美豬、美牛進口問題,台灣終究讓步了。台灣跨出關鍵一步,但距離台美洽簽雙邊貿易協定(BTA),仍有一大段路。

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已停開三年,雖然台灣方面以美方人力、美中貿易談判、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種理由解釋,但TIFA會談因美豬牛卡關,並非祕密。熟悉台美經貿的我方官員說,美國貿易代表署話說得明白,不開放美豬牛進口,一切免談。

台灣則表明,希望能以雙邊經貿進展,例如展開BTA談判,來說服國人接受開放美豬牛進口,美方卻強硬否決,並稱台灣本該開放美豬牛,先解決問題再來談。過去幾年,雙方各有堅持,互不讓步。

美國官員坦言,「美豬比不上台豬」,很難吸引台灣消費者,但開放美豬牛進口已非單純經貿問題,而是台美信任問題。台灣若願解決此事,展現誠意與善意,雙方才可能基於互信,進一步增進經貿關係。蔡英文總統連任後,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再度表態,希望解決美豬牛問題。

蔡總統宣布鬆綁美豬牛進口時,並沒提到美方的具體承諾,僅表示希望「下一階段」能與美國全面提升雙方經貿關係。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說,如果是四、五年前的美國政府,的確存在風險,但美國總統川普運作邏輯跟過去大不同,不能再以過去的思考模式來判斷FTA,搞不好很快就會開啟談判;只是談判過程,美方可能要求消除貿易赤字或增加能源採購等,我方要有心理準備。

蔡政府很聰明,以國家利益與未來總體戰略目標,說服台灣社會接受政府執意開放美豬牛的決定。尤其中美軍演頻頻,蔡總統稱擔心擦槍走火,現在「以國安掩護食安」,確實是絕佳時機。

有人形容,美豬牛問題就像是卡在台美之間許久的一根刺,台灣堅持許久,最終還是動手拔刺。除刺雖是好事,只是勇敢讓步卻未有實質進步,不免令人失望。

 
TOP
百億養豬基金 不能踩出口紅線
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聯合報

蔡政府將開放美豬牛進口,農委會將成立百億元「養豬產業基金」支持國內養豬產業,是否涉及違反WTO的補貼規範?中經院WTO及RTA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昨天表示,WTO的補貼原則是禁止「出口補貼」,如果農委會一百億用在改善養殖環境或技術研發就還好,「只要補貼離出口這條紅線愈遠,違反的可能性就愈低」,但若用在出口運費補貼,就會有問題。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表示,WTO的規範不是說補貼就一定不行,例如災難急難救助、綠色補貼都可以,也就是說,補貼要有特定性,補貼主要是個案認定;即使補貼超過原本的承諾,還要看是否對進口國家造成損害。

陳正祺說,WTO採「不告不理」原則,如果進口國認為沒有造成實質損害,基本上各國都不會想去提起訴訟,「花我自己的錢給自己的人,每個國家都在做」。

陳正祺也表示,其實台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曾被美方抱怨沒有符合WTO的規範,這次準備開放美豬、放寬美牛,主要是為了跟國際更接軌,往更符合WTO的規範前進。

 
TOP
冷眼集/引美豬入關 未談判先梭哈
本報記者徐偉真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開放美豬牛來台,外交部昨天表示,美方的肯定讓我方感到鼓舞,「讓我們覺得這是正確的一步」。蔡政府引美豬入關,看到美國老大哥笑開懷,外交部也喜不自勝,忘了台灣豬農首當其衝、消費者將面臨食安風險;美國當年打開日本幕府的鎖國大門,如果日本官員也跟著拍手叫好,不知道人民有何觀感?

大約兩百年前,美國用優勢的船堅炮利打開亞洲市場,各國付出的代價是不平等條約;如今美豬牛強勢來台叩關,台灣人民卻可能用健康來交換無形的政商利益。打開台灣多年的市場壁壘,美方的喜悅固然可以理解,但外交部興高采烈的程度,令人不知道是代表哪一國的官員?

台灣用實質市場開啟善意之門,目前只換來美國政界「推特式回應」。許多學者都評估,台美FTA(自由貿易協定)或BTA(雙邊貿易協定)仍是遙不可及的天邊彩虹;不過,美豬牛明年元旦來勢洶洶,迫在眉梢的是台灣畜產業即將遭受巨大衝擊、消費者食安仍有高度疑慮,民間明顯措手不及,蔡政府宣布將成立規模百億元的養豬產業基金,形同警告台灣豬農恐面臨百億元規模的衝擊與變數。

從扁政府、馬政府至今,廿多年來,美方都希望台灣開放美豬牛進口,這正是台美經貿談判時的有利籌碼之一,在還沒看見未來經貿談判的時程或實際惠台內容前,蔡英文就先亮底牌「梭哈」,有違常理。

民進黨當年質疑馬政府談判簽訂ECFA早收清單是賣台的「糖衣毒藥」,但蔡政府一遇到美國,似乎連怎麼談判都忘記了。

 
TOP
話題
熱議題/兩岸邊緣人 夾縫求生存
記者羅印沖、呂佳蓉、林宸誼/專題聯合報

新冠疫情像面照妖鏡,照出權力的傲慢與冷酷,也盡顯生活在兩岸夾縫間的民間辛酸。與家人分離的「小明」、失去工作的台商台幹、學業中斷的陸生,他們可能是你的鄰居、你的同學、你的親友,陷入困境與無助的他們,被稱為「兩岸邊緣人」。

新冠疫情與兩岸僵局夾擊下,「兩岸邊緣人」包含回台時間不斷被拖延的陸籍子女「小明」們、在台就學的陸生,以及長年在大陸求發展的台商和台幹。他們在夾縫中苦撐了大半年,其間發生的人道悲劇、骨肉分離、學業中斷和經營困境,固然與疫情有關,但更多是政府反中決策甚至意識形態所釀成的悲劇。邊緣人的苦,如同社會裂痕漸深的一面鏡子。

小明、陸生 回台路一波三折

「小明」們堪稱第一批受害者,只不過因為尚未取得我國國籍而被限制回台,政府的冷血和差別對待,與官員整天掛在嘴上的人道考量完全背道而馳。

命運同樣悲涼的還有陸生,回台之路也是一波三折。年輕的陸生會選擇到台灣就學,多數原本就對台灣有好印象,甚至嚮往台灣民主自由的學風和環境;經過這次回台「折騰」,恐怕好印象全都變成惡感,至於民主自由,大概已被政府的歧視和差別待遇蓋過去,這對台灣絕非好事。

台商、台幹 飽受歧視和霸凌

除了小明和陸生,長年在大陸發展的台商和台幹也面臨艱難的生存之戰。兩岸關係的緊繃讓這些台商和台幹的處境雪上加霜,加上政府在疫情期間的反中操作,讓這群「從大陸回來的人」飽受網路歧視和霸凌,甚至有台幹透露,返台找工作竟被同事酸「回來搶工作」,內心的酸楚可想而知。

在兩岸關係和睦時,陸媒曾盛讚「台灣最美風景是人」,如今在大陸幾乎不可能再聽到類似的溢美之詞,相應於台灣反中言論,仇台情緒也在大陸民間和網上蔓延,孰令致之,值得當政者深思。

 
TOP
熱議題/遲來正義 兩岸邊緣人永遠的痛
本報記者羅印沖聯合報

「兩岸邊緣人」之一的陸生,面臨政府政策一再的髮夾彎,更離譜的是,陸生回台還扯上部會鬥爭的陰謀論。小明回台議題上,陸委會急踩煞車,政策髮夾彎,讓外界看傻了眼,雖然這群人陸續將來到台灣,但包括陸配、台幹來說,防疫政策底下,已讓他們心中已埋下陰影。

陸委會七月廿二日開放陸生應屆畢業生返台,但實際入境陸生僅有十餘人;並批評陸方設政治障礙,刁難陸生「大通證」簽注及要求台灣學校證件不得出現「國立」等文字。但據「陸生返台推動組」說法,應屆生開放後入境只有十多人,其實是境外學生入境須經學校上報教育部並獲得批准公文,才可入境,陸生較多的學校都安排陸生八月下旬統一返台,教育部還未通過陸生的申請,何來受大陸阻撓之說?

至於「大通證」簽注受陸方阻撓,「推動組」認為是無稽之談,強調應屆畢業生只要證件未過期,按學校要求預定機票與防疫旅館,經台灣教育部審批即可順利入台。至於「國立」文字問題,陸生都會尋求其他解決方法如找系辦蓋章,以尊重學校聲譽。

雖然蔡政府日前已陸續宣布,開放高中以下「小明」們來台,以及全面開放陸生回台就學,讓合計超過五千人的「小明」和陸生在分隔大半年後,終於得以重回家人和校園的懷抱,但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遲到的人道也不是人道,太多辛酸血淚已經深深烙印在這群「兩岸邊緣人」的內心,恐怕是其一生都無法抹去的心理陰影。

部分陸生嚮往台灣自由民主的學風和環境,經過這次陸生回台政策「髮夾彎」之後,可能會重新評估他們所認識的台灣民主。而「小明」們在過去半年不僅要面對親情骨肉分離之痛,讓他們更心寒的是台灣政府和網路上對他們的仇視和冷嘲熱諷。

許多尚未成年卻已在台灣讀書多年的小明內心一定有個疑問,為何他和家人已經「用腳投票」,選擇來台灣生活,還要被視為外人甚至敵人般對待,難道只因為他們跟大陸有關?或者只因他們還在等待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準國民」還不是「國民」,就應承受這些痛苦?

這些對「非我族類」的仇視和歧視,說明台灣離成熟文明的公民社會,還有不小的距離。

 
TOP
熱議題/孩子出生5個月 陸配爸爸抱不到
記者羅印沖、呂佳蓉、林宸誼/專題聯合報

除了陸籍「小明」、陸生一度無法回台外,新婚不久、持團聚證的陸配,到現在也無法來台。住在新北三重的黃小姐(化名)去年和陸籍先生結婚,今年三月小孩在台灣出生,但持有團聚證的先生卻不能來台看孩子,小孩從出生到現在五個多月都還沒看到爸爸,只能透過手機視訊。防疫政策讓孩子的父親失去了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寶貴機會,只能隔著手機螢幕感受初為人父的喜悅。

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理事長鍾錦明表示,陸籍小明先前已失去過一次父愛,如今又被迫和父母分離,他們的內心會不會產生又被拋棄的感受?這是親情的二度剝離,受傷很深,台灣官員能否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何忍讓這群「準國民」飽受人道之苦。

臉書「情牽兩岸」社團創辦人楊國域說,長期以來陸配家庭在台灣,就處於不平等的對待,小明事件之後,部分網友批判小明的國籍選擇,但是小明豈能有選擇?何況他們許多人也在等待入籍台灣;從某種意義來說,小明家庭選擇回台灣生活,就是選擇了台灣,就是「準國民」的身分,台灣社會應該更包容理解。

 
TOP
熱議題/人生突卡關 陸生對台好感不再
記者呂佳蓉、羅印沖、林宸誼/專題聯合報

今年八月,一個令五千多人群體感到不安的月分,他們焦急萬分等待蔡政府,究竟何時宣布讓陸生返台繼續完成學業。

今年受到疫情與政府政策的影響,陸生已一個學期無法回到台灣念書。當政府宣布,疫情相對嚴峻的歐美國家境外生能夠回到台灣繼續學業,陸生已無法視而不見。五月底,兩名清大陸生與一名世新陸生創辦「陸生返台推動組」在臉書上成立,初衷是讓陸生回到台灣完成學業。

談到七個多月來卡關無法回台,陸生返台推動組創辦人之一的清大陸生受訪時說:「這幾個月弄這個推動組,都在處理別人的不幸與抑鬱(憂鬱),我個人情緒也不是很好,在家待著很多人基本都出現抑鬱、自閉症狀,因為人生突然卡關,還有天天在網路上被網友霸凌…」。

陸生在台灣熟悉的臉書上創辦社團,正面回應關於返台的議題,還開設「某生雜貨鋪」專欄,讓陸生有管道投稿,發洩未能返台的心情。

該名清大陸生說,四月台灣政府仍未開放陸生返台,因此他上學期沒有註冊繳學費,台灣政府七月底宣布,陸生應屆畢業生可返台,但休學的身分又對他產生影響,如今辦理入台證有困難。

感到心急的還有陸生家長,八月五日是一個轉折點,當日政府原先宣布,陸生舊生得以返台,然而政策突如其來大轉變,令陸生家長決定組群,向政府發表公開信。

來自福建的游姓家長表示,政策急轉彎讓陸生家長非常著急,小孩情緒十分糟糕,這五千多名孩子的前途就繫於蔡政府之手。來自湖北的陳姓家長則說,原以為讓小孩來到台灣念書不會與政策有瓜葛,但現在認為想法錯誤,孩子返台念書受到兩岸情勢影響,讓許多家庭手足無措。

兩位素昧平生的陸生家長在八月初因同樣的訴求,在組群過程中認識。他們受訪時說,以前年輕時都曾在台資企業工作,對台灣人留下好印象,加上曾到台灣旅遊,認同台灣的文化與教育,成為讓小孩來台念書的伏筆。

然而,陸生和家長對台灣的好感可能迅速消退中,七個月來陸生陷入進退維谷處境,造成的影響恐非後續開放就能弭平。

 
TOP
熱議題/絕緣青春 小明其實沒選擇
記者羅印沖、呂佳蓉、林宸誼/專題聯合報

兩岸僵局又碰上疫情,造成經常往返台灣和大陸的「兩岸人」生活變調,陷入邊緣人處境,只能夾縫求生存。首當其衝就是因「防疫」政策大半年無法回台的陸配子女「小明們」,其中有人適逢青春叛逆期,生活學業全中斷,患上重度憂鬱症,那段日子裡,家人每天提心吊膽,就怕小朋們想不開輕生。

陸委會早在二月上旬就為「小明」回台請命,卻遭指揮中心否決,政府以防疫為由,一再拖延這群人回台的時程,造成陸配家庭骨肉分離,指揮官陳時中當時一句「選了國籍就要自己承擔」,也立刻讓社會陷入「支持與反對」的兩派對立中,社會裂痕越來越深。

但「小明」何辜?他們大多只是一群尚未成年的孩子,有些因為父母早年在大陸發展,因此先入籍大陸,有些是陸配媽媽的前婚子女,後來也融入了有台配的新家庭中,已然是台灣社會的一分子。這些遲遲無法回台的小明,多數已經跟隨父母在台灣生活和讀書,主要的家人和朋友都在台灣,且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正在申請入台灣籍(有年限和配額限制),可說是中華民國的「準國民」,只是因為過年期間回大陸探親,這一去竟然就是超過半年無法回台。

來自浙江的陸配高小姐(化名)有一位已在台灣讀到國三的前婚子女,農曆春節期間回陸探親後,就一度無法回台,只能由大陸的家人幫忙照顧,但小孩正值青春期、叛逆期,生活和學業頓時中斷,無法上學也沒有朋友,罹患上重度憂鬱症,整天悶悶不樂,自我封閉,生活失去重心。

高小姐非常擔心小孩的狀況,也怕小孩會想不開輕生,畢竟硬生生被抽離原本熟悉的環境和家人,任誰都會不安,何況是未成年的小孩。

來自西安的陸配陳小姐(化名)也有一名在台就讀小四的前婚子女,她後來與台灣人再婚並生了兩個孩子,幾年前她把「大兒子」(小明)帶到台灣,生活學習都很融入,也交到許多朋友,今年初一家五口回西安過年,沒想到大兒子竟然被拒絕回台,對小孩造成傷害。

陳小姐說,一月底,他們一家從西安回台灣,到了桃園,兒子就被擋下無法入境,她只好送大兒子回西安。二月十一日,一度傳出小明可入境,陳小姐立刻訂了隔天早上的航班,但這次是在西安機場就被擋下。「讓一個只有十歲的小孩連續受兩次打擊,心裡造成了嚴重的創傷。」

 
TOP
熱議題/回台感受敵意 台幹被酸搶工作
記者林宸誼、羅印沖、呂佳蓉/專題聯合報

新冠疫情與兩岸情勢變局下,台商和台幹經營就業都受到影響。為對抗疫情所帶來的不景氣,文創精品「法藍瓷」除了關閉在大陸的兩個工廠和縮編人力外,還將3D列印應用到全瓷冠牙,從文創跨足生技業。不過也有台幹在兩岸夾縫中求生存,最後仍撐不下去,回台找工作還被人酸「回來搶工作」,處境辛酸。

法藍瓷總裁陳立恆表示,受到疫情影響,公司人力收縮了三分之一,預估今年業績大概也少掉三分之一,但他說,「法藍瓷已很慶幸了,不像其他行業,業績掉更慘」。

陳立恆指出,在大陸原先有四個工廠,因應疫情關閉了在河北邯鄲和福建廈門兩個工廠,只留下江西景德鎮廠和福建翔安廠,「這兩個廠人員也縮編,分別剩下一百人和八十人。」

陳立恆提到,瓷器的英文就是china,並不會因為兩岸嚴峻的氣氛受到影響,「兩岸在瓷器的共識其實還不錯,公司現在高達八成以上的營收都靠兩岸,歐美市場反而因中產階級沒落而萎縮。」

此外,法藍瓷也力圖轉型,增加營收。引進3D列印並應用在不少作品製程中,還在二○一八年成立生技公司,瞄準陶瓷全瓷冠牙應用。

然而,也有因為兩岸關係急遽惡化,加上疫情下產業無法轉型,台幹只能在兩岸夾縫中求生存,當起遊牧民族,逐工作機會而居。

一名原本在北京海外留學機構工作的楊姓台幹,因疫情影響而被資遣,只好回台重新找工作,卻被同事有意無意地酸說:「大陸市場機會那麼多,為何要回台搶我們的工作。」

發現自己與台灣職場格格不入,「感覺發展前景有限以及工作氛圍不友善」,無奈之下,楊姓台幹只好重新尋找在大陸的工作機會,並在今年七月辭掉台灣的工作,返回大陸。

北京台協台青會副會長鄭博宇指出,選擇到大陸發展的台青沒有太多政治想法,誰也不想離鄉背井,只是大陸就業市場比台灣寬廣,大家也只希望憑自己的實力,獲得肯定而已。

鄭博宇觀察到,前幾年台青赴陸發展,在台灣的朋友開始會很羨慕,但現在台灣社會氣氛變了,會懷疑去大陸工作的人是否被統戰,這種仇中的情緒愈趨嚴重。但他認為,人才本就是全球流動,到哪裡發展都不該有「原罪」。

 
TOP
要聞
穿西裝才叫尊重?熱爆台灣 是否需特色國服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聯合報

台灣未有官方認證的「國服」,男性出席正式場合大多是穿西裝、打領帶,但在氣候變遷、能源短缺狀況下,大熱天西裝筆挺既不人道也不環保,是否該發展具台灣特色的國服,近來成為討論的話題。

「國際禮儀只能聽西方人的嗎?」樹德科大休閒與觀光管理系助理教授楊志中說,印尼、菲律賓等國,正式場合都穿自己的國服,台灣就太吃西方那一套,國際或正式場合大多穿西裝,但近年氣溫動輒卅幾度,即便待冷氣房都燠熱難耐,每每出入會議場合,看見許多官員及企業老闆穿西裝卻揮汗如雨,就覺得相當不人道,且冷氣要開多強,真的很不環保。

實際上,我國曾有過國服,早在民國十八年曾訂定「服制條例」,對禮服、制服、鞋帽樣式顏色都有規定;民國九十一年,內政部有感於長袍馬褂禮服已不合時宜,邀各界座談,探討國服設計必要性,還舉辦「台灣新衫」設計賽,但最後評估不宜強制規定,在九十二年廢止服制條例,未訂定國服。

近廿年來,政府官員也曾零星推動「脫下西裝」運動。像是駐日代表謝長廷擔任高雄市長時,曾委請大學設計「高屏衫」;前副總統呂秀蓮則是推動「台灣衫」、「水蓮裝」,盼男士從西裝領帶束縛中解放,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也曾推動不穿西裝。

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是目前最少穿西裝的政治人物,柯甚至曾穿襯衫短褲上班。不過正式場合,柯、侯兩人還是不免俗的穿西裝打領帶。

「明知道熱斃了,卻沒人敢提。」高市府一名局處首長說,大熱天穿西裝實在很悶。過去有局長穿素色T恤進議會備詢,卻被議員斥責,該名局長只好在T恤外,加穿西裝外套,不敢再造次。另名首長說,要完全脫掉西裝已不容易,要訂定國服恐更困難。

 
TOP
捷克議長訪台 我防疫醫師隨行
記者陳婕翎、陳雨鑫/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國內又新增一例菲律賓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是四十多歲本國籍男性(案四八八),今年二月至菲律賓工作,八月廿七日返國;另外,捷克參院議長韋德齊(Milos Vystrcil)今天率九十多人團抵台,指揮中心首次加入防疫醫師隨行模式,嚴陣以待。

案四八八在菲國當地八月廿日曾出現喉嚨痛症狀,但未就醫,八月廿七日返國入境時,在機場完成採檢後,前往集中檢疫所隔離檢疫,昨日確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個案無不適症狀,隔離中。

我國「外交泡泡」模式今天迎來人數最多的捷克團,莊人祥強調,捷克團將採取更高規格防疫措施。除全團進行三次採檢,含登機前、入境台灣後及九月一日在台二採,還首次加入「防疫醫師隨行」模式,考量參訪行程有些地點並無接待「外交泡泡」人士經驗,像是立法院、重要商業團會議等,防疫醫師將隨行防護。

 
TOP
焦點新聞
防暴雨 「梅莎」恐成今年最強颱
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聯合報

位於菲律賓東方的熱帶擾動,前天下午二點形成今年第九號颱風「梅莎」。中央氣象局表示,梅莎發展速度快,昨晚八點發展為中度颱風,明、後天接近琉球群島時恐增強為強颱,雖對台灣無直接影響,仍會為北台灣帶來雨勢。

氣象局指出,昨天梅莎路徑稍微往西偏,幾乎都在原地移動,持續發展增強中,受引導氣流影響,今天會北上移動,由於海水水溫溫暖,加上水氣足夠,強度會持續增加,預計明後天會到琉球群島附近,若增強為強颱將是今年最強颱風,明後兩天梅莎最靠近台灣。

至於是否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氣象局說,梅莎畢竟離台灣仍有點距離,存在不確定性,若屆時路徑往西偏,外圍環流可能會更明顯,目前發布機會較低。

氣象局說,目前風向從西南風轉偏東風、東北風,會再變成北風,今天天氣還是以午後雷陣雨為主,集中在西半部平地跟東半部山區,其中以南部較容易出現大雨,民眾要留意短時強降雨跟雷擊,迎風面北部跟宜蘭則是整天注意短暫陣雨。

氣象局指出,明後天颱風接近,影響最劇烈的地區是北台灣,北部、東北部不定時會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還是午後雷陣雨天氣型態為主。

溫度部分,氣象局說今天高溫仍有卅三到卅五度,沒下雨時偏悶熱,明後天受到外圍環流影響,水氣偏多,高溫略為下降,各地來到卅一到卅三度。

氣象局說,預測颱風到琉球群島後會加速北上往北韓,周三開始環境又會變回西南風,降雨以中南部為主,不過不會像上周南高屏雨勢這麼強烈,各地午後仍要慎防雷陣雨。

受到太平洋高壓東退影響,日本南方海面顯示,周五前後會有低壓發展,可能生成熱帶性低氣壓,屆時位置會比梅莎颱風再遠一點,對台灣暫沒影響。

 
TOP
隔代教養10年增3成 數位落差加劇衝突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根據主計總處二○一八年的調查,以祖孫組成的隔代家庭有十一萬四三三七戶,相較二○○八年的八萬六九○二戶,十年間增長逾三成。家扶基金會表示,隨著新課綱上路、智慧教學等,隔代家庭的問題,從原本的代間價值觀差異,轉變為數位教養挑戰,不熟新科技的阿公、阿嬤,不僅無法協助孫兒課業,更可能加劇教養衝突。

六十八歲的麗玲阿嬤,兒子是聾啞人士,離婚後,孫女「妹仔」的照顧責任由她一肩扛,先生跟兒子則外出賺取微薄工資。阿嬤說,她等於從妹仔襁褓時期拉拔到大,因此妹仔都叫她「阿嬤媽媽」,祖孫倆感情親暱。

隨著妹仔長大,今年已十二歲,麗玲阿嬤坦言,只有國小學歷的她,面對孫女五花八門的回家功課,只能在旁乾瞪眼;妹仔也常吵著要手機、電腦,但礙於經濟狀況,根本買不起。

另一名金枝阿嬤,則是獨立撫養三個就讀國高中的孫子,若是孫子遇上要用電腦交作業,完全不知道3C產品是什麼的她,只能放任孫子自行解決。

家扶基金會社工處主任蔡雯璟表示,過去隔代家庭除了經濟困頓造成的資源匱乏,在教養議題上,多是在代間溝通、觀念落差,或者阿公、阿嬤忙於賺錢餬口,疏於照料孫子女等,但隨著網路普及,越來越多教養衝突轉移到數位能力落差上。

蔡雯璟說,現在很多學校使用智慧教學,導致不熟悉電腦、平板電腦的老人家,在孫子的教育議題上更加茫然,且力不從心。

此外,現在人手一支手機,遇到孫子女吵著要買手機或電腦,也讓阿公、阿嬤頭大;手機費、玩遊戲買點數等額外衍生費用,也加劇祖孫間的教養衝突。

兒童福利聯盟社工處主任宋家慧也指出,近年來教改、新課綱等,習慣傳統填鴨式教學的阿公、阿嬤,面對孫兒的課業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從旁協助、引導。此外,現在很多親師溝通都透過LINE,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阿公、阿嬤,也因此錯失了跟老師溝通、參與班上家長們討論的機會。

 
TOP
政治新聞
高鈺婷掌時力 團結大考驗
記者蔡晉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時代力量完成決策會改選後,昨天由新任決策委員召開改選後首次決策會議,推選前副秘書長高鈺婷擔任黨主席;高鈺婷表示,時代力量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會帶領時力繼續往前行,她會和所有黨內夥伴一起完成改造使命。

黨內人士分析,雖然「昌派」色彩較濃的決策委員在改選後仍有五席左右實力、約佔三分之一席次,但立委王婉諭、高鈺婷、邱顯智等溫和路線代表能衝上前三高票,釋出的是黨內不分派系,都希望能整合路線、團結一致的訊息;如何整合長久以來紛亂的黨內矛盾?是高鈺婷接任黨魁後,面對的首要難題。

高鈺婷表示,時力近來風波不斷,在在考驗黨內是否能有自我反省能力,這屆由於是接續前黨主席徐永明未完任期,時間僅有半年,任務艱鉅,未來將展現企圖心,讓時力重新成為台灣群眾對於良善政治文化的選擇。

高鈺婷說,時力沒有包袱,是個勇於自省、不怕改革自己的政黨;雖然一年多來,歷經黨員退黨風波,尤其是有優秀問政能力的公職同志離開,令人非常不捨與遺憾,「但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看到問題的下一步,就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身為工程師最自然不過的工作。」

高鈺婷指出,本次當選的決策委員中,不論參選者或支持者,皆秉持不怕改革自己、越改越好的信念,即便逆風也要挺住前進。她說,只有做出有說服力的成績,才會讓人民相信時力。

是否會和前黨主席黃國昌、已退黨同志進行溝通討論?高鈺婷僅示,這是時力共同努力方向,首重還是黨務要有所改變。

 
TOP
社會新聞
館長槍擊案疑點多!犯嫌高中肄業 應對為何超專業?
記者柯毓庭、張裕珍/連線報導聯合報

「館長」陳之漢遭男子劉丞浩近距離連開三槍,儘管劉犯案後主動投案,但劉供稱的犯案動機卻留下不少疑點,新北市刑大調閱監視器,尚未發現其他共犯,全案是否有影武者在幕後操控,警方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已成立專案小組調查。

林口長庚外傷骨科主治醫師周應照昨天指出,館長換藥傷口狀況很好,粉碎性骨折也已消腫,評估三個月內能恢復到一般正常作息。館長昨晚臉書貼文,「謝謝大家關心,我會努力站起來。」

知情人士指出,館長本月十七日開直播指劉丞浩性騷擾,並公布監視器揚言提告,「館粉」肉搜出劉行動電話,還放在網路上,讓劉手機瞬間被打爆,一天接了三百多通幹譙電話,劉為此相當不滿,透過友人介紹到知名律師事務所諮詢。

本月十八日,劉丞浩前往律師事務所,向兩名律師諮詢可否對館長提告違反個資法與妨害名譽,律師事務所所長認為,即使館長對劉提告性騷擾,最後應為不起訴,若劉要對館長提告,等於免費是替館長打廣告,勸劉不要爭訟。

詎料,劉丞浩竟在十天後跑去林口開槍,劉投案後堅持要有律師到場才接受警詢,因此狂打電話給所長求助,所長早上起床發現有近百通未接來電,回電後才知是劉,指派兩名大律師趕赴警局負責此案,但劉最後仍被法院裁定羈押禁見。

不過,整起槍擊事件疑點重重,劉丞浩家中經濟平庸,平日跟弟弟在家當「啃老族」,為何能持黑市價格昂貴「沙漠雛鷹」手槍犯案,儘管劉把槍枝來源推給死去友人寄放,但這明顯是標準黑道卸責之詞,檢警未採信。

詭異的是,劉丞浩投案後不只懂得行使持緘默權,還堅持要等律師到場才作筆錄,更不配合警方解鎖手機提供調查。這套標準刑事訴訟教戰守則,對於僅有高中肄業、又非長期進出法院的劉來說,似乎太過專業,讓檢警質疑有高人指點。

劉丞浩供稱因不滿被肉搜公布電話才開槍,但警方調並查無肉搜情事,可見劉的說詞有意切割案情、刻意設下斷點,館長遭槍擊究竟是單純直播結怨,抑或是涉及其他利益或眉角起衝突,檢警正清查劉的金流與交往對象過濾分析。

 
TOP
警過5關抓薑農 扣6億元大麻
記者白錫鏗/台中報導聯合報

南投縣鹿谷鄉薑農劉達在自家農地種植大麻,售給南部盤商牟取暴利,台中警方上個月查獲一起大麻案時,順藤摸瓜、連破五關逮獲盤商,劉男自知難逃法網向警方投案,總計查扣一三六一株大麻活株,堪稱是史上查獲大麻數量最多的一次,市價逾六億元。

警方指出,本案共查獲大麻一三六一株,以單株乾燥產量三百公克計算,劉達販售給下游的批發價,每公克是八百元,估計不法獲利三億三千萬元,橋頭地檢署日前向法院聲押劉男獲准。

警方調查,三十多歲的劉達是鹿谷鄉農民,原在家種植薑及農產品,數年前加入詐團,從事境外機房詐財被捕,入獄二年,出獄後覺得從事農務賺不了大錢,決定以「扦插法」嫁接分株方式種植大麻攫取暴利。

台中市刑大今年七月在西屯區查獲一起販賣大麻案,經員警調閱相關事證比對,發現第二層藥頭在高雄販賣大麻,台中警方因而與左營分局成立專案小組,報請橋頭地檢署偵辦。

警方經過連月埋伏、跟監溯源追查上手,先後在中南部地區連破五關,經盤商供出大麻來源,查出最上層的大麻製造者竟是南投薑農劉達。

檢警本月初前往劉達位於南投縣鹿谷鄉住處搜索,發現頂樓、鐵皮屋、農場等地幾乎種滿了大麻,讓檢警當場傻眼,扣押七百八十七株大麻活體及種植器具,當時劉男已聞風逃逸。

 
TOP
經濟新聞
家戶比財力 北富南窮…濁水溪以南低於平均值
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公布了一○八年度家庭收支調查的細目,比較各縣市每戶可支配所得的中位數發現:北富南窮。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一半以上家庭的可支配所得逾百萬元。濁水溪以南縣市都沒有超越九十點五萬元的總平均值,包括高雄和台南兩都。

各縣市中近年所得成長最快的縣市是宜蘭縣,一○○年度的每戶可支配所得的中位數只有五十六點六萬元,一○八年度增長到七十九點五萬,比台南市還高,所得增加二十二點八萬,八年來所得成長四成。

所得幾近停滯的是苗栗縣,一○○年度是七十四萬元,一○八年度是七十二點五萬,倒退一點五萬,是唯一所得倒退的縣市。主計總處官員說:「苗栗縣的所得近年來回跳動,用所得停滯來形容比所得倒退精確。」

以前各縣市只公布可支配所得平均數,主計總處公布中位數,官員表示,當縣市中有幾位巨富,就會大幅拉高平均值,中位數可避免極端值影響。台北市一○八年度每戶可支配所得的中位數是一二四萬三六六三元,也就是說有一半的家庭可支配所得超過一二四點三萬。

主計總處列出各縣市一○○年到一○八年的中位數金額比較,一○○年後行政區劃是六都的格局,以前是二都,所以只能比較一○○年後的時間序列,而且把六都加入各縣市比較。

主計總處官員指出,影響所得最重要的是產業分布。一○八年度台北市、新竹市和新竹縣平均每戶的受僱人員報酬都破百萬元,「新竹是受惠於竹科,台北則是各產業總公司所在,高階管理人員多。」

官員說,三環三線的捷運把新北市與台北市緊密結合,影響擴及整個大台北生活圈,新北市的中位數達九十八萬,也接近百萬。最明顯的是雪隧通車提升了宜蘭縣,宜蘭納入大台北一日生活圈後,所得快速提升。

反觀中南部,每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都搆不上全台中位數的總平均九十點五萬,最好的高雄市不過八十五點三萬。「以前講北、高,後來再加上新竹,但現在的所得地圖早已不是那樣。」高雄市比不上台中市,台中市有九十四點三萬,在平均值之上。

官員指出,台中受惠於機械產業。而且合併前台中縣的所得高於高雄縣,所以合併直轄市後,台中市所得高過台中。

宜蘭縣之外,澎湖縣所得也成長很快,一○八年度為七十一點六萬,八年增加十六點八萬,增加的金額僅次於宜蘭。受惠於小三通?主計總處官員說,沒有深入研究。

閱報秘書/可支配所得

可支配所得是家庭中可以自由意志支配的所得,是以總收入減去移轉支出和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包括房貸利息、跟會利息等;移轉支出包括私人的、政府的、社會保險,私人的移轉支出指奉養父母的錢、捐款等,政府的移轉支出指各種稅費,而社會保險則包括勞健保費。

 
TOP
兩岸新聞
港媒指台港牧師策畫偷渡 當事人否認
香港特派員李春、記者葉冠妤/連線聯合報

十二名香港反送中運動參加者涉嫌偷渡,被廣東海警截留拘捕。香港大公報稱事件由台灣牧師黃春生運作,又指黃與香港占中三子之一的朱耀明牧師相熟。朱耀明發表聲明,說因健康欠佳未介入,將保留追究大公報不實報導的法律權利。黃春生昨天透過臉書回應表示,這是中共喉舌抹黑杜撰。

廣東海警廿三日在粵港東南面大陸海域,截獲一艘涉非法越境的快艇,拘捕包括李宇軒等多名涉反修例案件十二人。香港保安局證實此事,港警說,這十二人是十六至卅三歲的香港本地男女,涉嫌非法入境被大陸執法機關拘留。另有消息說,這十二人目前在深圳鹽田看守所扣查。

香港大公報昨天後續報導,其中一則「幕後黑手黃春生幫逾二百暴徒潛逃台灣」,指偷渡運作幕後黑手是台灣台北濟南基督長老教會黃春生牧師,又說黃春生與佔中發起人朱耀明相熟。

朱耀明牧師隨發表「哀十二青年投奔怒海,斥錯誤報導居心叵測」的聲明,大意指他不認識黃春生牧師,亦從未與黃牧師見面或以其他方式聯繫。他未參與十二位抗爭青年的逃亡安排。對大公報捏造事實和惡意暗示,表示憤怒並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聲明最後稱「大好青年投奔怒海、安危未卜,哀我香江!」

朱耀明是香港民主運動著名領袖人物,早前與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和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共同發佈「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信念書,被稱為「佔中三子」。

朱耀明更著名的經歷是六四事件發生後,由香港民主派元老司徒華等人創立的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策劃,營救六四事件逃亡者。當時朱耀明等人負責策劃及支援,其中朱耀明還在支聯會明確表示,一旦出事由他承擔。

 
TOP
華為好威 上半年每天賺10億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華為投資控股28日發布上半年財報,營收為人民幣4,507億元,年增13.7%;淨利431億元,年增23.5%。換句話說,華為上半年日賺人民幣2.4億元(約新台幣10.1億元)。

從業務來看,已占華為半壁江山的消費者業務依然增長強勁,儘管美國官方的打壓直接影響其消費者業務在海外市占率。

e公司官微報導,華為最新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華為營收為人民幣3,965.3億元,年增22.9%;淨利349億元,年減10.1%。

相較去年同期,華為營收、淨利依然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分季來看,在新冠狀肺炎疫情之下,華為也未能獨善其身。數據顯示,今年第1季華為營收為人民幣1,806億元,年增2%;淨利133.4億元,年減7.6%;不過,進入第2季後,盈利能力迅速提升,營收為2,701億元,比第1季增長49.6%,淨利297.5億元,比第1季增長122.9%。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增長最快。其中,消費者業務收入為人民幣2,55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2,208億元,大幅增長15.9%;營運商業務收入為1,596億元,年增8.9%;企業業務收入363億元,年增14.9%。

2019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在總營收中占比為54%,今年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營收占比持續提升至56%。

據統計,目前華為供應商市場約有人民幣5,000億元規模,27家A股上市公司來自華為的收入占比超過公司總營業收入的10%。

國泰君安整理出華為的供應商體系總共164家,扣除房地產、交運等提供輔助性服務的公司後,電子、通信、電腦行業的中外供應商共149家。

在出貨量方面,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4月,全球智慧機總出貨量為6,937萬支,年減41%。其中,華為以21.4%的市場占有率首次超越三星,登頂全球第一,而三星市場占有率約為19.1%。

 
TOP
國際新聞
馬斯克展3隻小豬 秀植腦晶片裝置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共同創辦人馬斯克廿八日舉行發表會,展示研發的植入式「腦機介面」電子裝置,現場還有實驗用的三隻小豬亮相。馬斯克指出,該公司研發的晶片有顯著進展,未來料可應用於治療腦部疾病,希望最終能達到人腦與人工智慧(AI)共存。

這場發表會中的「三隻小豬展示」是腦機晶片的實驗對象,分別是未裝過晶片,曾裝過晶片但已移除,以及正裝著晶片、名為「葛楚」(Gertrude)的小豬。現場示範時讓葛楚站上跑步機走路,以晶片存取的豬腦波數據,演算並預測牠的四肢運動模式,結果得到相當高的準確率。

馬斯克笑說:「牠們都很健康快樂,與一般小豬無異。」

這款腦機晶片直徑二點三公分,只比新台幣五元銅板大一點,可支援無線充電,將腦殼挖開一個小洞、植入晶片後再蓋回腦殼,外表幾乎看不出來,馬斯克形容它「就像一枚有很多細小電線、放在腦殼內的Fitbit(智慧手環)」他還說:「我也可以現在就裝上一枚晶片,你們不會發現異樣。」

科學界早已研究開發治療腦部損傷的植入式電子裝置,透過電極刺激神經與腦部,治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聽障、失智症或脊髓損傷患者。晶片也能控制激素分泌,可用於治療憂鬱症或失眠。

Neuralink首席外科醫師麥道加爾說,未來首波人體試驗將聚焦治療四肢癱瘓及半身不遂患等。馬斯克早前曾表示將在今年底之前舉行人體試驗,但他廿八日未談到最新時程。

長期警告AI對人類危險的馬斯克強調,Neuralink晶片在醫學外的最大成就,就是讓人類和AI共存,不會被吞噬。

觀看Neuralink發表會的其他科學家指出,這項技術確實有很大進步,不過仍需要更多長期研究。

 
TOP
美日防長 反東海、南海改變現狀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國防部長艾思博廿九日和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在關島舉行安全會談,雙方表示,不容許任何國家單方面改變東海與南海現狀,指的是中國大陸近年在南海擴張行動。另外,美日防長也同意,「美日安保條約」涵蓋尖閣諸島(我稱釣魚台列嶼)。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將於卅一日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電話會談,或將討論美日同盟未來方向及日本的飛彈防禦系統。

這是自今年一月以來美日防長再度舉行會談,會議結束後河野舉行視訊記者會,他指出:「我們皆同意,對於任何企圖改變東海與南海現狀的單方面行動,國際社會將堅定回應。」

美方也指出,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於尖閣諸島,對於挑戰日方場的中國方面行動,美國也堅持其反對立場。

中國大陸宣稱有南海九成以上主權,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及台灣也主張部分島嶼主權。中共人民解放軍本月在南海多次軍演,且廿六日朝南海發射四枚彈道飛彈。美軍也和日本自衛隊在東海舉行聯合演習,遏阻中國擴張行動的意味明顯。

安倍廿八日宣布請辭首相,震驚各界,艾思博也對此表達遺憾,稱讚他是位優秀的領導人,一直竭盡心力強化美日安保關係。

另外,河野表示,美日防長會談結束後將慎重考慮是否參選自民黨總裁,會找政界友人討論,首度透露有意問鼎首相的企圖心。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