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9日 星期四

室內口罩令20日鬆綁 醫療照護、公共運輸仍要罩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3/02/10 第807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熬過812天 室內口罩令2月20日鬆綁
記者楊雅棠、鄒尚謙、許政榆/台北聯合報
室內口罩令二月廿日起鬆綁,維持八一二天的室內強制全面戴口罩規定,將走入歷史。不過,醫療照護及公共運輸等二大類指定場所需「強制佩戴」,其餘場所採「建議」或「自主」佩戴。校園室內口罩令因開學前後皆有連假,憂增加染疫機率,校園室內口罩解禁延至三月六日上路。

目標五月降級、指揮中心解編

室內口罩令鬆綁後,指揮中心下階段擬朝「口罩全面解禁」及「確診免隔離」開放,目標五月,新冠肺炎傳染病等級降為第四類、指揮中心解編。不過,昨未針對下階段可能施行的時間多做說明。

去年十二月一日實施第一階段口罩鬆綁,取消室外全程佩戴口罩的規定後,原訂今年一月底宣布的第二階段口罩鬆綁,卻遲未鬆口,直到昨天才正式宣布。

廿日起 室內戴罩三強度管制

廿日起,室內口罩佩戴方式採三強度管制,「應戴」、「建議」和「自主」佩戴。強制佩戴場域為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等兩大類的指定場所,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兒少服務等;公共運輸及特殊運具像是雙鐵、捷運、客運等車廂、船舶和航空器等運輸工具及場站。

強制要求佩戴的二大類指定場所,如果有需要飲食、拍照或是不適合戴口罩的檢查、治療或是活動,可以不戴口罩。

建議要佩戴口罩有四大情境,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或免疫力低下者、人潮擁擠無法保持距離或通風不良處、與脆弱族群密切接觸時。其餘則依照個人判斷是否戴口罩。

補習班、托嬰中心晚兩周上路

各級學校、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托嬰中心等,則是在室內口罩令鬆綁後兩周才上路,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表示,十三日開學,開學後兩到三周須先加強量測體溫與校園清潔,三月六日跟進口罩新制後,校園內的醫療照護、公共運輸也需強制戴口罩,如健康中心、搭乘校車、接駁車等。

下階段朝「確診免隔離」開放

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第三階段將等室內口罩令鬆綁後,依照疫情發展狀況再往下推動,最後一階段研擬比照新加坡全面取消強制戴口罩,戴不戴口罩交由民眾「自主決定」。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說,已討論後續確診者隔離不再採「強制隔離」,擬採建議在家休息的模式。

新冠肺炎連六天較上周同日下降,昨新增二萬○五七二例本土個案,較上周四下降二成三。另增三四八例境外移入、四十五例死亡及二二九例中重症個案。

 
TOP
專題
口罩自主加嚴 教團憂師生衝突
記者趙宥寧、許維寧/台北報導聯合報
校園室內口罩令三月六日鬆綁,教育部允許各級學校在特殊場域或有授課需求時,經師生溝通可自行決定是否要戴口罩。教師團體憂心,教育部應具體說明何謂特殊場域,避免衍生師生衝突。有大學表示,學校擬討論後擬定通盤準則全校通用,不授權個別教師訂定,避免引發爭議。

教育部主秘廖興國表示,口罩雖鬆綁,學校可自主加嚴,不需向教育部報備,「特殊性」如餐飲科系烹調有衛生安全,可經師生討論後決定是否戴口罩,但應避免與社會恢復正常生活格格不入。

教育部宣布口罩新制,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張信務表示認同,指出開學後有兩周緩衝期可觀察校園疫情,讓教師落實宣導,但校園除新冠病毒,還有腸病毒、諾羅、腺病毒,師生不可不慎。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提醒,應盡快免除教學現場各項填報事務,如量體溫、防疫消毒,可轉為學生自主衛教。針對學校可自行加嚴是否戴口罩,教育部應提醒地方教育局處尊重學校自主;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說,教育部應說明何謂特殊場域,避免引起師生衝突。

林碩杰也表示,學校教室空間不大、學生追加劑接種率低,應待春假後再解禁;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指出,教育部應持續給予學校經費,讓有防疫假需求的孩子能補課。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建議,校園應有更多支持,引導學生討論「戴著口罩的感受」、「放寬是否會有焦慮」,與學生一起建立逐漸鬆綁的心理準備。

成大副校長李俊璋表示,目前考量較多是百人大型課程,且學校和師生取得共識後才會發布一致防疫措施,傾向不讓教師自行決定,避免增加老師負擔。

政大說,學校預計下周召開防疫會議。台師大表示,未來校內若研擬相關措施也會聯絡同一系統下的台大、台科大兩校,一同協商擬定。

 
TOP
口罩全解禁? 莊人祥:不太可能
記者楊雅棠、鄒尚謙、許政榆/台北聯合報
室內口罩令廿日起鬆綁,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以及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相繼拋出下階段開放方向,口罩朝「全面解禁」再鬆綁、確診者不再隔離,同時採「分眾防疫」方向思考。只是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對口罩全面解禁直言「不太可能」,醫療院所口罩令難全面解禁,恐朝建議或自主佩戴,方向還在討論,下周報告指揮中心未來工作重點。

室內口罩令鬆綁,醫療照顧、公共運輸二大類指定場所仍須強制佩戴口罩。王必勝表示,下階段會朝向新加坡模式思考,新加坡自下周起,公共運輸運具等場域都不再強制戴口罩,最後一階段也就是走向「全民自主佩戴」時代。

莊人祥表示,口罩全面解禁「不太可能」,主要是醫療院所難以全部都不戴,剩餘採強制佩戴的二大類指定場所,未來比較可能改成「建議」或「自主」佩戴,仍在討論中。

王必勝先前曾提及,口罩全面鬆綁等於是疫情走向流感化,此時就是新冠肺炎從第五類傳染病降級至第四類,也是指揮中心解編的時刻,有機會在今年五月實踐。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建議,群體免疫超過七成,新冠肺炎的傳染病等級就該降至第四類。莊人祥說,五月是努力的方向,至於下一階段的口罩解禁是否就在五月,他強調「尚未討論」。

國內的防疫措施,除了口罩令以外,確診者至今仍需遵守「五加N」的隔離措施、確診者無論輕症、重症都得通報。張上淳表示,確診通報、確診者隔離等措施持續討論中,將視國際疫情趨勢、變異株變化,採取階段性穩健鬆綁,未來朝確診者免強制隔離,採「建議性」染疫後在家休息、在家隔離的模式解禁。

未來分眾防疫將以脆弱族群為主。據統計,六十五至七十四歲第三劑覆蓋率為百分之八十一點六、七十五歲以上為百分之七十點八。指揮中心二月起,將巡迴各縣市,盼強化五十歲以上疫苗施打率,特別是六十五至七十四歲第三劑覆蓋率希望破九成、七十五歲以上達八成。

莊人祥表示,七十五歲以上疫苗施打加自然感染,群體免疫約為八成六,但後續會隨時間下降,呼籲符合資格者打疫苗,依近期數據,半年內打過至少一劑追加劑者,確診機率明顯較低。

 
TOP
冷眼集/何時解散?指揮中心歹戲拖棚
本報記者鄒尚謙聯合報
室內口罩禁令廿日鬆綁,預告多月的政策「拖」了許久才公布,指揮中心政策多變,國人早已對「混亂」的防疫指引感到麻木,一下要放寬、一下要溝通。指揮官王必勝從前指揮官陳時中手中接下指揮棒後,強調「我是最想解散指揮中心的人」,但一盤政策牛肉端出來又收回去,口中說想解散,但身體卻很誠實,上演各種政策鬧劇,實則緊握指揮棒,讓指揮中心歹戲拖棚。

去年七月防疫專家王任賢就曾批評,指揮中心不但沒有監測功能,其存在還造成醫療僵化、醫療障礙,讓非新冠肺炎死亡數增加。

無論是室外口罩令鬆綁,還是室內口罩令鬆綁,民眾早就習慣自我防護,指揮中心天天報數據,一再被批評「流水帳」,直播時段流於垃圾時間。

即便如此,指揮中心仍屹立不搖,王必勝去年十月稱「若解散,諸多藥物將失去EUA資格被迫銷毀」,以此說法續命,如今過了四月有餘,卻也未見向國人說明後續的處置辦法,就此敷衍過去。

不過,執政黨對於指揮中心的定位一直都像是「政治設立」,去年九合一大選一落幕,指揮中心隨即宣布,疫情記者會從一周五天的頻率銳減為一周兩天。

沒了替民進黨選舉「贊聲」功能,連防疫政策也規畫得意興闌珊,光是室內口罩禁令就無法統整各部會意見,口罩令鬆綁也分「民眾版」與「校園版」,一級開設目的為了讓橫向聯繫更順暢,既然溝通至今明顯卡關,指揮中心設置意義何在?

 
TOP
4大原因 室內口罩令鬆綁
記者鄒尚謙/台北報導聯合報
新冠本土疫情降溫,但隨著解禁,各類傳染病人數增加,室內口罩禁令廿日起鬆綁,仍憂心後續疫情再起。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因群體免疫超過七成六、變異株威脅低、民眾自主意識高,及國際接軌等四大因素,才決議鬆綁室內口罩令,但解禁後,脆弱族群仍需被保護。專家籲,台灣處免疫負債階段,各類傳染病恐隨時興起。

室內口罩令鬆綁「最多引起小波流行」,張上淳說,疫苗接種率加上自然感染率,推估全國群體免疫力已經超過七成六,現在已知的變異株,對於社區的威脅不大,即使鬆綁最多引起小波流行,造成中重症的個案數量有限,台灣的醫療量能足以負擔。

觀察室外口罩令解除,國人外出都還會戴口罩,觀察南韓室內口罩規定放寬後,民眾也是自主戴口罩,因此口罩佩戴與否,可回歸民眾自主決定;同時,新加坡、紐西蘭、韓國都相繼放寬口罩禁令,為接軌國際防疫政策,遂決定此時宣布解禁。

強制性的口罩令雖解除,但社區內仍有許多流行疾病。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台灣仍處於「免疫負債」情況,新冠依舊持續流行外,流感、腸病毒等傳染性疾病也都還在流竄,流感至少需等到三月後才會趨緩,建議即使口罩解禁,仍需隨身攜帶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脆弱族群。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則說,近期死亡個案中三分之二都是完全沒有施打過疫苗者,即使很小心的長者在此波也可能被感染,風險相較青壯族群來得高。口罩令放寬,絕對不是代表民眾一定要放棄口罩防疫,只要自己覺得不安心,不放心還是應該戴上。

 
TOP
話題
與高虹安同桌 朱立倫:團結「非綠朋友」
記者巫鴻瑋、王駿杰、張裕珍、劉宛聯合報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前天鬆口「在等國民黨一套辦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說,歡迎所有「非綠朋友」團結加入國民黨,二○二四年總統及立委選舉辦法,國民黨將在三月四日南投立委補選後再來討論,最重要的目標是堅持住「挺對的人」。郭台銘子弟兵李縉穎昨接任國民黨新竹市黨部主委,雖不見郭到場,但朱與郭家軍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同框,引發聯想。

至於郭台銘退黨未滿四年,今年九月才能申請恢復黨籍,恢復黨籍後,還要四個月才具備參選資格。國民黨是否會為郭「開便道」?朱立倫僅說,等立委補選後再討論。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昨說,民進黨執政缺失連連,在野應該連結起來,爭取讓真正可領導國家的人能出線,她個人認為「在野大聯盟」或啟動「同舟計畫二.○」都不能排除。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南下高雄佛光山悼祭星雲法師。對於郭是否參選、「郭朱配」的可能性,侯友宜引述已故星雲大師的「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念舊惡、不變隨緣」四句法語惕勵自己,希望能為國家、人民全力奉獻,努力做好事,秉持著大師開示,好好努力愛台灣每一個人。

朱立倫昨出席國民黨新北市黨部新春團拜時表示,去年九合一選舉成功,就是國民黨走對的路、提對的人,「侯友宜就是典型的代表」,好好做事情,為民眾拚好日子,大家就會肯定國民黨。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說,郭台銘有過上次的經驗,特別重視提名辦法是否能順利加入初選;朱立倫應該去做好提名辦法,讓各界都能接受,促成黨的團結比較重要。至於「郭王配」或「王郭配」?王金平說,「我從沒聽過」。

昨天李縉穎布達典禮,朱立倫和高虹安在主桌比鄰而坐。媒體詢問,是否有機會「藍白合」?朱說,藍營一定要團結非綠者打拚,相信對二○二四團結勝選,絕對有正面幫助。

李縉穎、高虹安兩人都是郭台銘子弟兵,郭昨未現身布達典禮,高則以新竹市長身分出席。高虹安步入會場時由李縉穎陪伴,三人在主桌聊得開心,但高昨未致詞也未受訪。

藍營人士說,國民黨三月初才會討論初選辦法,郭台銘日前表態確實「衝了快一點」,若郭昨和朱立倫同場,太早「王見王」並非好事。

知情人士透露,高虹安受邀只觀禮未致詞,在國民黨新竹市黨部新春團拜前就離去,畢竟以高的身分不適合參與國民黨的家務事,但高、李與郭台銘的關係深厚,不無替郭試水溫的意味。

該人士指出,高、朱在新竹互動自然,不僅讓郭、朱都不為難,也可視為郭台銘和國民黨合作的觀察指標。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昨僅說,他還沒跟郭台銘聯絡。

 
TOP
觀察站/藍白同框 朱立倫、郭台銘合作起手式?
本報記者劉宛琳聯合報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表明「在等國民黨的一套辦法」,二○二四競合浮上檯面。國民黨新竹市黨部主委李縉穎的布達典禮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新竹市長高虹安同桌同框,意義上更勝於「藍白合」,甚至被解讀是「郭朱合作」的起手式,令人玩味。

想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能不能回復黨籍是郭台銘的第一道問題,黨規不僅有自行退黨需四年才能回黨的規定,回黨後還需四個月才具候選人提名登記資格。但郭台銘想回黨、想選是個人主觀意願,如果郭參選總統真的是「黨內共識」,就算朱立倫幫忙「開便道」,也不會有人反對。

不過,黨務人士分析,在商場上叱吒風雲的郭台銘,幾乎沒有政治歷練,政壇待人接物必須圓融妥協,而非霸氣果決、用錢解決;尤其郭台銘已經超過七十歲,要再重新適應愈來愈多變詭譎的政局,需要很大的決心。

目前郭台銘、朱立倫、新北市長侯友宜都還沒有各自與對方坐下來談,郭台銘率先「類表態」,侯友宜持續鴨子划水,總教練朱立倫也不排除上場救援。三角競合目前尚無解答,誰能成為國民黨最大公約數,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能不能打贏民進黨才最關鍵。

 
TOP
民進黨總統、立委提名 估6月前底定
記者蔡晉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民進黨預估,立委初選可能落在四、五月舉行。民進黨高層昨天表示,黨內總統、立委的提名作業會綁在一起,大概三月啟動相關工作,評估六月底前就能確定總統和區域立委的提名人選。

黨務高層指出,現在有些立委有擔憂,希望相關作業越快進行越好,因此黨內規畫,在立委初選期程部分,最晚應該會在三月啟動,但中間還需六周左右時間辦理溝通協調、民調等工作,到五、六月,區域立委提名大概就能確定,之後才會處理不分區立委名單。由於總統與立委的提名時程不會切開來處理,也會盡量以過去的慣例來處理,因此總統跟區域立委候選人應該會在六月確定。

民進黨高層也表示,短期的工作目標,就是要打贏三月四日南投立委補選;待確認總統、立委參選人後,下半年黨就要全力負責輔選任務。

至於不分區立委部分,該人士表示,黨一定會有提名小組,希望不分區立委人選具有廣泛的社會代表性,例如族群、性別等各領域,也希望能夠年輕化。

民進黨高層也說,根據黨內民調顯示,目前民眾對民進黨的支持度約百分之卅,初步已止跌回穩,擺脫九合一敗選低潮,評估和蔡英文總統召開國安會議、副總統賴清德擔任黨主席、行政院長陳建仁上任等三大因素有關,但也可能是蜜月期,仍須謙卑面對各界問題。

 
TOP
北市藍綠立委初選…羅智強表態 王世堅考慮
記者潘才鉉、鍾維軒、林麗玉、楊正聯合報
北市藍綠立委初選緊鑼密鼓,國民黨台北市前議員羅智強、北市議員鍾沛君昨確定角逐大安區立委,黨內競逐開跑,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王世堅也表態考慮角逐黨內立委初選,外傳可能投入中正、萬華區,親綠的無黨籍立委林昶佐首當其衝,藍綠初選預估都將激烈。

羅智強日前宣布將回台北參選立委,一直未對外公布參選區域,但已委託他人遷戶籍回到大安區,競選區域呼之欲出。羅昨晚發出採訪通知,直接透露今天上午10時將宣布參選大安區立委,還邀請立委高金素梅任榮譽主委,羅智強標題更寫下「為大安平安,民主健康而跑」活動。

不過,鍾沛君也表態爭取參選大安區立委,並表示若羅智強願出征艱困選區,自己必定固守大安區,且承諾若羅智強失利,自己必只當一屆。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表示,以黨的角度,當然是希望最強的人,去選最弱的選區,因此她有勸進羅智強挑戰艱困選區,她尊重羅智強最後決定選大安區,任何人只要參加初選都能角逐立委選戰。

外傳王世堅將投入黨內立委初選,甚至挑戰中正、萬華區,王世堅指出,他本來先前沒有在考慮,但是最近經過一些莫名其妙打擊刺激後,確實有在考慮,但現在都還不是時候,黨沒有宣布初選期程;他任立委時是大選區制,所以在哪一個選區,現在沒辦法決定。

黨內人士認為,現在藍綠白都覬覦林昶佐立委席次,王世堅經驗豐富、知名度高,主席賴清德黨紀分明,若林昶佐想繼續選,可能無法避免考慮入黨參與初選。

民進黨議員吳沛憶表示,王世堅是鬼娃、林昶佐是鬼王,兩位都是嘶吼界天王,無論在哪參選都很有爆發力。林昶佐在地經營已久,也都跟民進黨議員長期合作良好,尤其這次國民黨在地議員多位都有意角逐立委,林有在地基礎,出線參選連任較有競爭優勢。

 
TOP
台中立委備戰 年輕藍男挑戰資深綠
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有8席立委,藍綠備戰,國民黨出現「年輕藍男」連線,現任議員33歲羅廷瑋、34歲黃健豪與年僅26歲的國民黨發言人廖偉翔,要挑戰綠營資深、現任立委。國民黨評估要搶4席以上,民進黨拚連任喊出「搶8」。

選情最複雜的第6選區,現任立委黃國書因線民案已退黨,民進黨現任議員江肇國、黃守達備戰中,但黃是否會獲禮讓?民進黨市黨部主委李天生向黨主席賴清德提問,目前仍無定論。

國民黨給人「老藍男」印象,不過台中立委選舉一反常態,「年輕藍男」勇於表態。現任東南區議員羅廷瑋已表態「隨時準備好了」,要挑戰退出民進黨的黃國書。北屯區議員黃健豪勤走拜訪,盼爭取提名,對上民進黨莊競程,要光復市長盧秀燕立委選區大本營

高大帥氣的廖偉翔是資深議員黃馨慧之子,曾擔任前市長胡志強卸任後的助理,鎖定參選第4選區,將對上民進黨資深立委張廖萬堅。

政壇觀察,這3人若獲得提名,可刷新國民黨「資深占位」的慣例,他們都曾任或現任國民黨發言人,也組成「發言人連線」;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來台中新春團拜,3人也到場爭取支持。國民黨市黨部表示,仍在徵詢意見中,看好世代交替。

針對國民黨青年連線,民進黨市黨部已喊出要「搶8」,除目前綠營占6席現任立委要拚連任,還積極物色戰將,要打敗國民黨現任立委江啟臣、楊瓊瓔。

不過,黃國書是否參選?民進黨是否禮讓?仍無定論。民進黨中西區議員江肇國、黃守達已在備戰,綠基層傳出要求讓黃國書繼續選,但黨內新系大老不同意。李天生前晚向中央黨部反映,但未獲具體回應,僅要「先調查有意參選者,並提出方案再說」。

藍綠另有政治人物被看好參選,國民黨籍副市長王育敏,被政壇視為「活棋」,被傳可挑戰第7選區何欣純或第5選區莊競程。綠營部分,前立委洪慈庸春節拜訪樁腳,引起地方關注;陳柏惟也被點名挑戰江啟臣或楊瓊瓔。

 
TOP
要聞
個資頻外洩 數位部何在
記者林縉明、陳素玲、馬瑞璿/台北聯合報
近來國人個資外洩頻傳,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昨表示,院長陳建仁已指示延續資安處理平台,並加速研議成立獨立監督機制,資安會報會視情況把個資保護議題納入討論。資安專家則指出,個資獨立監督機制與資安處理平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獨立監督機制能否解決資安破口仍不明確,擁有龐大資源的數位部是否發揮功能更受關注。

個資保護 資安會報納入議題

近期包括政府戶政、健保資料外洩,民間企業也接連發生iRent、華航等客戶個資外洩事件,國內資安議題引發關注;陳宗彥表示,副院長鄭文燦已召集相關政委跟部會討論,研議短中長期作為。首先繼續維持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和行政機關落實個人資料保護執行聯繫會議,資安會報會視情況把個資保護議題納入討論。

陳宗彥指出,個資外洩若涉及刑案,可洽刑事局、調查局協助,各部會要配合修正安全維護計畫。短期措施部分,要求各機關跟主管相關目的事業,若發生重大事件,應該立即通報,並由行政檢查小組偕同數位部、國家資通安全研究所,三日內進行行政檢查,十日內完成檢查報告,二周內要提報到政委主持的資安會議報告。

陳宗彥說,因憲法法庭已有所宣判,院長指示加速研議成立獨立監督機制。

法界:獨立監督、防堵破口□兩回事

法界人士則指出,大法官去年八月在健保資料庫的憲法裁判案中明確指出,個資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均欠缺個資保護之獨立監督機制,對個人資訊隱私權保障不足,有違憲之虞。相關機關應自判決宣示日三年內,制定相關法制,健全隱私權保障。但建立個資保護獨立監督機制與防堵資安破口,根本是兩件事。

國發會官員表示,之前歐盟擔心成員國個資被濫用,要求與其成員國有商務往來國家,都要取得符合歐盟個資保護法規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適足性認證,國發會前主委陳美伶當年為取得歐盟GDPR適足性認證,由國發會研究是否成立保護個資專責單位,目前持續與歐盟研究中,未來會將研究成果併入此次行政院研議議程,併同討論。

至於未來是否成立獨立審議監督機制,陳宗彥說,由於議題涉及面向廣,院長已指示羅秉成、龔明鑫、吳政忠三位政委,延續資安處理平台機制,研議未來是否要成立獨立監督機制,以及如何展現獨立性、化解社會疑慮大方向去討論,尚未有確切上路時間點。

 
TOP
iRent洩個資 雙北各裁罰9萬
記者周湘芸、鍾維軒、江婉儀、林海聯合報
iRent外洩用戶個人資料,經查資料庫發生防護性缺口,交通部公路總局說,台北市區監理所前往複查後,因所屬和雲行動服務公司屆期仍未改正,且發生外洩風險個資筆數達四十萬筆,情節重大,依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開罰最高廿萬元,並要求於二月廿八日前提送完整改正資料。雙北交通局昨也分別裁處九萬元罰鍰,並限期改善。

和雲表示,二月一日收到公路總局來函要求兩天內針對iRent個資事件提出消費者個人資料安全維護改善計畫,並於二月六日完成改善提交資料,但無法符合改善期限要求;昨收到公路總局開罰通知,公司將落實改善,防止再發生;未來和雲將更致力加速改善效率,以符合主管機關要求,並向關心此事的社會大眾致歉。

今年一月剛加入iRent會員的李小姐說,當初是看準iRent為較大共享汽車品牌才加入會員,不料,加入不到一個月就發生個資外洩,讓民眾對於整個共享運具市場失去信心;另名註冊iRent會員已一年多的吳先生則說,現在詐騙集團猖獗,個資外洩對民眾來說影響甚鉅,對於無法確保用戶個資安全的業者應重罰。

交通學者、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此次雖已針對該公司祭出最高裁罰金額廿萬元,但廿萬元對督促業者改善力道不夠。他指出,數位時代來臨,未來類似問題會持續出現,建議政府應整體評估,並建立相關配套讓業者有更完善防治機制,裁罰上限也應適時檢討,讓業者更有感。

北市交通局指出,經調查發現iRent因暫存資料庫因未適當阻擋外部連線,遭外部專業資訊人員使用特定工具及技巧進入查詢近三個月的會員異動資料。認為iRent未善盡管理之責,情節重大,將依違反「台北市共享運具經營業管理自治條例」,處以最高九萬元罰鍰並限期改善。

新北市交通局指出,iRent於新北市投放車輛提供市民共享運具,應負起完善保護用戶個人資料責任,卻有管理疏失之責,影響民眾權益甚鉅,因此開罰。

 
TOP
新聞眼/疊床架屋 難解資安困境
本報記者馬瑞璿、蕭白雪聯合報
個資外洩狀況頻傳,閣揆陳建仁指示盡速成立個資監督機關,不僅讓人納悶,數位發展部不是去年才掛牌成立,如今還要再成立個資監督機關,為何不能統一事權,將相關管理事項統一放在數位部,增進行政效率?如此疊床架屋的行政結構,真能迅速解決個資外洩對民眾造成的窘境嗎?

最近,只要一有個資外洩事情發生,大眾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數位部行政怠惰,質疑有天才IT大臣稱號的部長唐鳳為何不能盡速滅火、保護民眾個資。數位部一再堅稱其業務主責是「資安」,「個資」則由國發會管理,但為何「個資」與「資安」不能統一事權管理。

在網路不盛行的時代,個資、資安分開管理,民眾還能理解,但在網際網路盛行的現在、甚至未來,政府跟哪個企業不將民眾個資放入電子資料庫?就算不是內賊洩漏自家資料,只要被駭客攻擊,民眾「個資」流出的機率大幅增加,個資保護與資安早已分不開。

更不要說,當元宇宙世代來臨時,會不會衍生出新型態的個資外洩問題?難道,到時候又要成立新的部會、或者新的獨立機關來監管?這些問題分屬不同機關主責,是否真有行政效率?

對民眾個資頻外洩問題,數位部一再強調個資非其業務,但數位部轄下除負責政府部門的資安署,原本的資策會也有資安所,如今全歸數位部,前陣子還成立一個資安學院,可說握最多資源,卻只能當旁觀者,任由民眾個資一再被駭客上網賣?

與其另研議個資監督機制,政府不如好好想想,能否將個資、資安相關事項放在同一個單位管理,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組織架構調整不能只考慮現在,更得為未來進行通盤考量,否則「資安即國安」喊得再大聲,充其量只是口號治國。

 
TOP
個資外洩/專家:引進外部力量 分級監理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聯合報
近日華航、iRent紛紛傳出個資外洩事件,針對資安防護措施,行政院研議未來成立獨立監督機制。國內資安專家建議要分類、分級,因各產業條件不同,應有不同強度的監理,也期待此機制未來由政府主導,可引入外部專家,由外部力量達到監督成效。

KPMG安侯企業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謝昀澤表示,政府願意帶頭介入資安領域,不管是什麼單位,效果應會很不錯,例如金管會訂定相關辦法,大力加強資安查核、監督及罰鍰,從此經驗來看成效頗佳。

另一名不具名的資安主管說,政府有意成立獨立監督機制,正面來看是好事;但建議應讓更多資安領域專家介入扮演不同角色,由政府主持成立單位,而外部力量也可達監督效果,不應只是政府做莊、而是整體產業一起執行。

不過,以iRent為例,個資外洩僅開罰廿萬元,有評論主張應重罰才有成效。謝昀澤指出,要重罰也應分產業,例如針對有管制性的金融、電信業重罰才有用,其他普遍性產業近期連自身經營都不佳,強制要求這些業者加強資安也有難度,應用合理規範引導、輔導代替重罰,且應有經常性的輔導措施。

 
TOP
焦點新聞
高鐵道岔訊號異常 延誤15班車
記者邱瓊玉、巫鴻瑋/連線報導聯合報
台灣高鐵昨上午八時許發生道岔訊號異常狀況,造成十五班列車延誤,甚至有列車延誤逾一小時,由於正值上班通勤時間,引發不少通勤旅客抱怨。未料高鐵下午又出包,受一列車集電弓自動下降影響,導致部分列車延誤,有列車至少延誤四十分鐘。

去年十月高鐵桃園站曾道岔訊號異常,南港站則在去年七月也發生過。交通部鐵道局統計,去年高鐵道岔訊號異常件數十一件;近三年則有廿五件,若再加上昨天共廿六件。

鐵道局說,高鐵因電子元件多,確實較易出狀況,會再詳細了解原因,定檢也會特別注意。高鐵公司則說,近期道岔訊號異常情形並無特別增加;已縮短檢查周期、增加檢查項目、元件上線前先行檢測,並加強號誌維修人員部署,以縮短搶修時間,另也針對「道岔監控系統」(TMS)進行設備更新及升級,強化可靠度。

高鐵昨上午八時十五分,新竹站發生道岔異常,導致南港至左營南下部分列車延誤,至少十五班列車受影響,上午九時五十四分才完成搶修。

新竹站當時大批旅客擠在候車大廳等候,有旅客好不容易等到列車進站,但因已延誤近卅分鐘,車票無法刷過自動驗票閘門,只能由站務人員開啟通道並為旅客驗票,現場一度大排長龍。旅客說,列車一路走走停停,還停在軌道上乾等;也有民眾抱怨,車子從新竹站倒退嚕一段路,聽說是要換軌道行駛。

此外,昨下午十二時五十三分,八二五車次列車在苗栗路段受集電弓自動下降影響,導致南港至左營部分列車延誤,共三台行經該區域列車一度暫停,下午一時七分陸續重新發車。

 
TOP
政治新聞
綠學倫機制惹議…藍批打假球 綠嗆沒打球別嫌
記者程遠述、林銘翰、陳舜協/台北聯合報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論文門」爭議不斷,民進黨中央前天通過學倫案處理機制,參選人未來須簽署「論文學位倫理聲明書」,並由審查小組比對。立院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昨說,民進黨學倫機制不溯及既往,「這是標準打假球」,懷疑只是宣示性質。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反譏,民進黨誠懇面對,國民黨是「沒有打球的人,在說打球的人姿勢不好看。」

民進黨賴清德前天主持中執會通過提案,未來參加總統、立委初選者須簽署聲明書。不過,對於林智堅、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等人論文事件的態度?賴清德僅稱,「他已經被取消學位了」。

國民黨發言人蕭敬嚴昨說,民進黨只處理未來、不溯及既往,對林智堅及鄭文燦等人輕輕放下,實在有「柿子挑軟的吃」之嫌;針對外界關注的林智堅學倫爭議問題,建議賴清德與民進黨應給出具體回應,才能有機會成為台灣政壇的正面示範。

綠營人士說,民進黨先前為解決人頭黨員、黑道入黨問題,入黨也會要求黨員切結沒有組織犯罪、毒品、槍砲刀械彈藥等罪前科紀錄,實際上還是沒有解決人頭及黑道入黨問題;黨中央通過的學倫規範,肯定會認真執行個一、兩年,以向社會宣示決心,之後就會比較鬆了,因為要落實執行的難度很大。

綠營基層也質疑,根據規範,黨籍候選人沒列學歷就沒有查核論文必要,在黨中央眼中就等同沒有抄襲問題,如同鴕鳥將頭埋進沙裡,更可能讓競爭對手反向尋標、按圖索驥。

鄭運鵬指出,民進黨已經跨出第一步,反觀國民黨在內的其他政黨什麼都沒做,沒有打球的人,在說打球的人姿勢不好看,這是很奇怪的心態;國民黨、民眾黨都有人被撤銷論文,但沒有跨出這一步。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說,參選人在選舉公報揭露資訊,就是要爭取選民的支持,希望所有參選人都是以誠信為原則,必須要拿出有確切、有把握的資訊與個人條件,而非有瑕疵、自己沒有把握的學歷。

 
TOP
冷眼集/忘記謙卑 民進黨沒得到教訓
本報記者林銘翰、周佑政聯合報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論文門」是民進黨九合一慘敗的關鍵導火線,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好不容易提出學倫處理機制,卻因「只處理未來、不溯及既往」,被在野黨打回原形;綠營基層也質疑,學倫機制宣示意義大於實質,顯露黨中央的鴕鳥心態。

未料,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鄭運鵬反譏國民黨是「沒有打球的人,說打球姿勢不好看」,自豪民進黨已經跨出第一步。敗選至今,民進黨當初不分青紅皂白「全黨挺智堅」,不道歉、不認錯的傲慢形象再次浮現。

去年七月,林智堅論文被爆論文抄襲,鄭運鵬陪同林智堅舉行首場記者會。當天林智堅成「省話一哥」,僅花費少數時間替自己喊冤,最後甚至引用五月天「倔強」的歌詞:「愛我的人別緊張,我的固執很善良」。

記者會主角改由沒寫論文的鄭運鵬上陣「代打」,隨後蔡英文總統下令全黨戰台大,民進黨事發至今始終不願承認錯誤與道歉,果然印證歌詞的下一句:「我的手越骯髒,眼神越是發光」。

忘記謙卑的民進黨,顯然尚未在流失年輕、中間選票的九合一選舉中得到教訓;面對學倫、黑金兩大爭議事項,賴清德還沒讓外界看見深刻檢討的決心,鄭運鵬的一句話,卻讓外界再度看見民進黨的驕傲本性。

 
TOP
社會新聞
台銀襄理監守自盜 小三免還千萬
記者柯毓庭/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銀行宜蘭蘇澳分行張姓前襄理監守自盜,A走九名客戶八千四百餘萬元,誇張的是,這些不法所得幾乎全用在包養酒店妹身上,張男去年捲款逃亡後被查緝到案,並於偵查期間坦承犯行,新北地院昨天依違反銀行法特別背信等罪,判處張男應執行刑八年六月徒刑。

另外,在不法所得沒收並追徵部分,年僅廿歲的邱姓酒店妹,與張男簽定包養契約,由邱女提供性服務,換取張男每月廿萬元包養,包養四年金額高達近千萬元;不過法院認定,這是邱女的「勞務所得」,不應沒收,僅沒收邱女獲贈的四十萬元無償生日紅包。

至於張男支付給黃姓前妻的三五五萬元,還有另名呂姓酒店妹獲取的二三七萬元與七個名牌包、各式精品等,法院認定非「勞務所得」,均予以沒收。

二○一二年張男因積欠信貸,先盜領謝姓客戶三百餘萬元存款,並將錢償還給客戶,但張男從此養大胃口,陸續詐騙多名客戶,前年七月他因支付呂女、邱女龐大生活費,以及楊姓客戶假基金配息,導致資金壓力大,決定鋌而走險。

檢方調查,張男趁擔任銀行櫃檯人員機會,經手客戶申請網路銀行權限,開通一名林姓客戶網路銀行,將林姓客戶一千五百萬元定存解約,再匯到自己的戶頭;張男擔心東窗事發,去年無故曠職並逃亡,台銀清查才知張男監守自盜,詐騙客戶多達九名,金額高達八四四七萬元。

合議庭考量張男身為銀行職員,卻不思以正道賺錢,反而掏空鉅款,造成銀行與客戶財產侵害甚鉅,且犯罪所得龐大,迄今尚未全數返還,依檢方起訴證據調查後,依違反銀行法特別背信等十二罪判處八年六月徒刑。

 
TOP
殺前妻判15年半 想回家看一下
記者王宏舜/台北報導聯合報
男子陳志祥與前妻起口角,憤而拿水果刀殺前妻,還將房屋權狀貼在前妻額頭,另在前妻左右手各放五千元鈔票,陳案發後自首,一審被依家暴殺人罪判處十五年六月徒刑;高等法院昨天駁回上訴,陳對判決沒意見,但要求法院讓他「至少回家看一下」,否則「家都荒廢了」。

陳志祥原與林姓妻子同住,其胞兄與他們夫妻是鄰居,前年八月十一日因陳男揚言點燃瓦斯桶恐嚇胞兄,胞兄聲請緊急保護令,隔天夫妻離婚。

陳男因保護令無法住在原住所,前妻擔心他無處可去,提供位於新北市鶯歌區的房屋給陳男居住,還時常帶生活用品給他,他卻時常電話騷擾前妻,威脅要搬回同住。

同年九月九日,陳志祥要求前妻到鶯歌住處碰面,稱欲歸回房屋所有權狀,前妻抵達後,因不同意讓陳男取得房屋部分所有權爆發口角,陳男並拿水果刀刺殺前妻,並持續用木頭砸,導致前妻多處重傷死亡。

陳男犯案後將血衣換掉,將案發地的房屋所有權狀貼在前妻頭上,另在她的雙手各放五千元紙鈔,再打電話給律師,要他報案。

法院審理時,陳志祥聲稱案發前長期在身心科看診,患有躁鬱、憂鬱症,應符合減刑規定,但合議庭發現,醫院並未診斷出陳男有躁鬱症,精神鑑定也認為,案發時陳男精神狀況未達到減刑條件,不採信其說詞,且手段凶殘,但考量陳男認罪自首,判處十五年六月徒刑。

高院認為,一審認事用法無違誤,駁回上訴,坐在輪椅上的陳志祥對刑期沒有意見,但訴苦說身體狀況很差,若沒有扶著牆壁,無法走路,對於殺妻行為也表達後悔。

 
TOP
經濟新聞
春節+通膨 1月CPI再飆破3%
記者陳素玲、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發布今年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百分之三點○四,再次飆破百分之三,是自去年七月以來再見三字頭。主計總處說,今年春節落在一月,與去年在二月不同,春節採購需求及旅遊團費、旅館住宿費及計程車資等加價時程比去年早,且蔬菜類上漲百分之廿八點二五,推升一月CPI年增率。

官員也坦言,就算排除春節效應,一月CPI年增率約百分之二點七八,仍處相對偏高水準,通膨壓力還在。值得注意的是,一月房租年增率飆上百分之二點四四,創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廿六年半新高。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說,主因是房東考慮出租成本負擔,例如住宅維修費漲幅也創八十五年以來新高,或房東因為通膨生活開銷增加,去年陸續調高房租,房租月增率去年四月起都超過○點二個百分點。

而餐飲業者因頂不住成本壓力,紛紛調漲價格,助長通膨升溫。去年底速食業者麥當勞宣布部分商品漲價,鼎泰豐的小籠包、炒飯與雞湯也漲價,全家、萊爾富的茶葉蛋價格十元漲到十三元;今年漲價趨勢未減緩,鬍鬚張、路易莎、迷客夏等接連漲價,八方雲集昨也跟進宣布水餃、鍋貼漲百分之五。

曹志弘說,外食費去年起就陸續增加,原本月增率有縮小,但一月月增率又擴大為百分之○點四八,可能有些廠商原本不想漲,現在考慮成本上升太多,陸續還是漲。

至於一月CPI上揚,與蔬菜漲幅百分之廿八點二五,創十七個月新高有關,加上今年春節連假較去年提前,採購需求及部分服務費(如旅遊團費、旅館住宿費及計程車資等)加價時程提早。

曹志弘說,去年三月起CPI年增率逾百分之三後,至今還是相對偏高,但未再攀升,按往年慣例,春節因素會將一月及二月CPI一起看,如果平均值約百分之二點七,與去年十二月相當;三月後因去年基期高,三月可望明顯下降。

 
TOP
證交稅稅收減六成 連13黑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9)日公布元月稅收1,767億元,年減13%,主因春節連假長達十日,多數稅目呈現負成長,尤其證交稅因股市交易天數減少,元月僅入帳69億元,年減逾六成,是近14年來最大減幅,也是連續13個月負成長。

統計處專委梁冠璇表示,今年元月各項稅目多較去年同月下滑,主要受春節長假干擾,例如證交稅、期交稅就與交易天數直接相關,土增稅、契稅、房地合一稅等稅制也會受工作天數影響。

另外海關代徵的貨物稅、菸酒稅、營業稅、特銷稅(奢侈稅)、關稅等,皆會即時反映春節工作天數問題。

與股市連動的證交稅,因元月台股交易天數僅13天,證交稅收入僅69億元,是三年七個月以來最低,年減60.7%,是近14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連13黑。

不過梁冠璇表示,若剔除工作天數因素,元月上市櫃股票日均成交值2,271億元,較去年同月減少34.8%,較稅收減幅收斂,換言之,約有三成是受到交易天數影響,若要透過證交稅觀察股市交投情形,要等到2月或3月累計稅收再來觀察更為精準。

各項稅收中,少數呈現正成長的為綜所稅,元月實徵391億元,年增1.3%,主因利息、薪資所得扣繳稅款增加,不排除是因為年終獎金成長;根據人力銀行統計,今年年終平均1.34個月,是近五年高點;另外,也因去年綜所稅第三批退稅落在元月,降低基期。

遺產稅元月則入帳19億元,年增21%,成長幅度最大,進一步觀察撥入長照基金的遺產稅,成長更高達八成,代表適用高稅率、大額稅款案件增加。據統計,元月有四件1億元以上大額稅款案件入帳。另外,娛樂稅元月入帳1.3億元,年減1.7%,終結連七紅。

財政部昨日也修正去年稅收統計,納入遞延稅收後,去年總稅收上修到3兆2,479億元,年增13%,超過預算數(超徵)規模從原本4,950億元,上修至5,237億元。

 
TOP
兩岸新聞
釣魚台國賓館 夏立言會宋濤
特派記者賴錦宏、劉宛琳/連線報導聯合報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領的國民黨代表團,九日傍晚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見新任國台辦主任宋濤。與會人士指出,雙方會談氣氛融洽,互動十分良好。夏立言代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達對宋濤的問候,希望全面恢復民間交流,也代表台商向陸方表達希望獲得更有保障的投資環境。

夏立言在會談一開始就提出「三大訴求和關切」,一是呼籲兩岸過去已經達成的民生協議,一定要想辦法落實和維護;二是要盡量克服困難,降低兩岸交流可能的不便和成本;三是兩岸應該要盡量緩和緊張情勢,盡最大努力追求和平穩定。

夏立言表示,當前兩岸僵局或許短期內難以完全改善,但現階段較重要的,是要盡量避免兩岸政治分歧波及經貿和民生領域。兩岸應持續強化民間及地方政府層面的溝通對話,來協助解決兩岸交流過程中民眾面對產生的各種實質困難,例如台灣基層農漁民、中小企業關切的農漁水產品等民生經貿議題。相信這也是當前最能促進兩岸人民福祉、也是有效維護兩岸和平穩定的最佳方式。

宋濤致詞時表示,歡迎夏立言率團來訪,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政治基礎上,同中國國民黨加強交往,增進互信,攜手推動兩黨關係和兩岸關係向前發展,共同努力為台海謀和平、為同胞謀福祉、為民族謀復興。將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宋濤也重申,大陸將深入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全面落實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下,加強推動兩岸關係發展。

夏立言在會見時表示,面對台海變局,切盼國共兩黨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持續溝通、真誠合作、深化互信、聚同化異,增進兩岸人民權益福祉,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北京涉台官員指出,宋濤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夏立言,並隨後餐□,即說明對夏此行的重視,提升到相當高的規格。過去只有連戰、吳伯雄擔任國民黨主席時,才會安排在釣魚台國賓館和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胡錦濤會晤並宴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後接見洪秀柱、朱立倫等人都是在人民大會堂。

 
TOP
陸專家:新冠再大流行可能性小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聯合報
元宵節後,大陸全力推動復工復產,各級學校也陸續開學。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召開記者會,表示當前新冠疫情日趨平穩,整體好轉趨勢持續鞏固,未發現病毒變異株傳播力、免疫逃逸能力和致病力明顯增強的情況。大陸疾控中心專家預期,短期內大陸再出現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比較小。

大陸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說,大陸各地中小學開學,農村春耕陸續開始,要繼續做好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加強農村地區物資保障,重視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繼續堅持養老院、兒童福利院、幼兒園和學校等重點機構防控措施等。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中國大陸剛剛經歷一次全國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多數人已經康復,還有部分人仍在康復之中。目前大陸全國範圍內人群的免疫保護力處在較高的時期,所以近幾個月再出現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較小。

吳尊友指出,新冠流行三年,病毒一直持續地發生變異,並呈現出傳染性增強、免疫逃逸能力增強,但致病性減弱的趨勢。從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死亡和病例數比例來看,新冠病毒變異對人類生命安全的威脅在減弱,但也不排除這是人類與新冠病毒抗爭的作用,特別是新冠疫苗的廣泛應用。

吳尊友認為,目前來看,未來出現比現在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毒株的可能性非常小;出現致病性加強,或病毒出現「返祖」到Delta病毒,甚至原始毒株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

已經上了三年網課的廣大學生,新學期也終於可以全面恢復實體課堂。大陸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劉培俊表示,整體來看,大陸學校疫情防控政策已經明確,各地開學準備基本到位,今年春季學校能夠實現如期、正常、安全開學。他說,如無特殊情況,學校一般不提前開學;如無疫情風險,學生一般不延遲返校。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教授高福團隊發表的文件指出,他們針對北京感染病例的分析,大陸近期疫情未見新病毒變異株。

中疾控八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本月六日,大陸住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數,已從今年一月四日的四二七三例高點,降至一百零二例,較鋒值下降百分之九十七點六。

另,各省報告新冠檢測陽性數、陽性率,以及發燒門診就診人數、重症人數,也都在去年十二月中下旬陸續達到鋒值後,呈現下降趨勢。

 
TOP
國際新聞
黃金72小時已過 土敘強震倖存難
編譯羅方妤/綜合報導聯合報
土耳其和敘利亞強震搜救行動九日進入第四天,搜救隊員在倒塌建築物的瓦礫堆下救出更多生還者。但在強震和一系列餘震侵襲後,死亡人數累計飆升至超過一萬七千人,倖存希望也日漸消逝。

土耳其IHA通訊社報導,緊急救難小組整夜在首都安卡拉執行任務,先後救出一對父女。但很多人沒有這麼幸運。

四十五歲女子塞拉普.阿斯蘭表示,許多人被壓在附近建築物的瓦礫堆下,包括她的母親和兄弟,機器到八日才開始移除比較重的混凝土,「我們試圖自行清理廢墟,但不幸的是我們力量不足」。

當地一名女子瑟蘭.艾基曼邊擦眼淚邊說,她的雙親和兄弟仍被埋在廢墟下,「好幾天沒聽見他們的聲音了……什麼都沒聽到」。

強震導致土耳其超過一萬兩千人死亡,土國災害管理當局稱另有逾六千人受傷;敘利亞則通報超過三千人死亡、逾五千人受傷。上萬人流離失所,安卡拉一棟倒塌建築的居民九日整夜聚在室外火堆旁,將毯子緊緊包裹身體試圖取暖。

專家表示,受困和無法獲得基本必需品的民眾生存之窗正快速關閉,但說現在放棄希望言之過早。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自然災害專家戈比說:「最初七十二小時被認為最關鍵,廿四小時內平均存活率是七成四,七十二小時後則是二成二,第五天降至百分之六」。

超過廿幾國救難隊員加入當地搜救隊行列,但地震和強烈餘震造成的破壞很嚴重且範圍非常大,許多民眾仍在等待救援。

土國政府挨批反應太慢,總統厄多安五月競選連任面臨苦戰,他承認緊急應對行動有問題,但也說冬季天氣是因素之一。地震也震毀哈塔伊省機場跑道,進一步擾亂救援。

曾經靠著一九九九年強震從伊斯坦堡市長上位的厄多安,八日視察重災區哈塔伊省時表示:「對於這種天災,我們不可能做好準備。但我們不會讓任何人民無人照顧」。

厄多安也反擊批評者,稱「不誠實的人」正散布關於政府的「謊言和誹謗」。

對於面臨經濟衰退和高通膨的厄多安而言,這場強震發生在敏感時刻。他表示,政府會對受災戶每戶分發一萬土耳其里拉(約台幣一萬六千元)。

 
TOP
五角大廈:中方在2030年前不會大規模犯台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9日在國會表示,中共侵台並非迫在眉睫或無可避免,五角大廈評估中方在2030年前不會大規模侵略台灣。

美軍前印太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前年評估,中國大陸可能在2027年前嘗試進犯台灣;美國海軍軍令部長(CNO,或稱作戰部長)吉爾迪(Mike Gilday)去年表示,不能排除2022、2023犯台可能性;美國空軍空中機動司令部司令米尼漢(Mike Minihan)今年寫下「憂心美中2025年會開戰」的內部備忘錄。

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詢問瑞特納,要怎麼做才能讓中共在2030年之前內不會揮軍台灣?

瑞特納說,想要跟實作是兩件事,中國大陸有侵略意圖,「我絕對相信我們可以過完沒有他們(指中方)大規模侵略台灣的這10年。」

對於各式各樣的侵略時間表評估,瑞特納說,五角大廈的評估是,不認為「進犯台灣」是迫在眉睫或無可避免。

瑞特納表示,國防部高度關注在今天、明天以及未來都要維持嚇阻力量,美國會持續與盟友夥伴合作維持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

美國副國務卿薛曼(Wendy Sherman)表示,美國會協助台灣獲取不對稱作戰能力,協助台灣訓練及整合後備力量,並確保台灣擁有機動且敏捷的防衛系統;瑞特納也說,持續與台灣溝通,釐清並支持台灣所需要的防衛武器。

議員們關切軍售武器交付延宕,薛曼表示,美國會盡力滿足台灣需要,武器交付速度問題是全球性的,美國正在檢討並和私部門(國防產業業者)溝通,這個問題影響到的是美國所有的軍援對象,並非只有台灣。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9日舉行聽證會,評估戰略競爭時代的美中政策,邀請薛曼和瑞特納與會。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