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帶風向的3%法則》
內容簡介:只占3%的「他們」,才是帶風向的人。如何打造、掌握這樣的隱形影響力?不是老闆也不是主管,也沒有人能真正掌握住「他們」是誰,他們開心、公司的員工都開心,他們不爽,可能拖垮公司!
◎什麼叫做「三%法則」?
與二○/八○法則不同的是,創見顧問公司(Innovisor)發現,不需要到二○%--一個組織、部門或團隊中,九○%的人會被三%的的組織成員影響。更有趣的是,這三%的人幾乎不會是領導高層。創見顧問公司稱之為「三%法則」。
創見顧問公司執行長亞波.韓斯加(Jeppe Vilstrup Hansgaard)並表示,他還沒有看過任何公司的領導階層能正確猜到自己公司內最具影響力的人是誰。「這些人」看起來很普通,但在公司內外的聯繫使他們對公司的成功影響深遠。
這樣的影響已經不是單純的茶水間八卦。這些人──這些擁有隱形影響力的人,他們為組織定下基調。如果他們高興,所有人都會高興;如果他們不開心,或者更糟糕的是,如果他們辭職,他們可能會把公司拖垮。
★你的公司福利很好嗎?薪水很好嗎?前景很好嗎?
但若這位三%的影響力成員決定離職,這些與其直接聯繫的組織成員,決定離職的機率較其他成員高出五百%。
○⇒這就是在組織、社群中,由強大聯繫和人際關係構成的「隱形影響力」!
◎如何掌握「溝通者框架」(Unmuted Framework)?
如何成為這三%的人?本書作者希瑟.漢森(Heather Hansen)認為,掌握三%法則,並不只是能夠成為意見領袖,而是更進一步--能夠主導組織內的輿論風向,並能夠操作這個「看不見的影響力」。
本書中,漢森提出「溝通者框架」概念。這個框架的基礎是--「溝通」,不沉默,取消靜音模式。溝通有什麼難的?能溝通就會產生影響力嗎?
先想一想,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想法?
「算了吧,不要提了,我老闆/主管不會喜歡這個點子的。」
「放棄好了,那種報價怎麼可能通過呢?」
「這完全踩到A的紅線,我不想惹他發火」
我們自以為溝通能力「沒有太大問題」--其實往往隱藏許多自己沒有注意到的弱點。如何查覺到這些弱點?如何改善這些弱點?
★解決「不願溝通」的問題,可以做到什麼?
讓組織與團隊不再受困於缺乏創新和構思、效率和協作不佳,參與度和包容度低的困境。
○⇒而當我們能夠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勇於進行溝通與協調,這股看不見的影響力--當然便逐漸成形。
◎不受限於單一文化,而是能夠在多元化環境中,也能夠發揮的「隱形影響力」!
全球化的腳步從未止息--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受困在各地的跨國、跨領域、跨文化工作者,仍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合作、商談,甚至談判。片段式的理解已經無法處理這樣多元文化環境中的產生的差異或摩擦,而本書作者希瑟.漢森,則正是期待能夠幫助多元化及地理位置分散的團隊的領導人建立無障礙的溝通文化,以提高效率、創新、包容和協作。
漢森並指出,廿一世紀是一個社交媒體和虛幻掛帥的時代,光是大量的聯繫已不足以定義影響力,而是影響者的聯繫品質--這些聯繫,有多強?而如何建構這些能力--溝通、聯繫、影響,透過本書,你會知道,重點不在認識每個人、或是應該認識誰。而是即便在多元文化環境中,仍被認為是「正確的人」,進而能夠發揮自己的「隱形影響力」!
作者介紹:希瑟.漢森,新加坡的溝通諮詢和培訓公司——全球演講學院私人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和首席顧問。她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行政教育課程的外部溝通專家。幫助多元化及地理位置分散的團隊的領導人建立無障礙的溝通文化,以提高效率、創新、包容和協作。
搶先試閱:〈「你處於零溝通狀態!」─一句時常聽到與對他人說的話〉
在聽過和說過這句話無數次之後,我終於意識到,我們之中的許多人真的處於靜音狀態。不僅僅是在虛擬會議和分組討論中,也是在我們的生活、事業,甚至是家庭中。
我們迷失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數位、人工智慧、VUCA1 世界之中,常常被現代生活的複雜性所淹沒和麻痹。在我們的星球、在我們的健康和生計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最簡單的逃避方式就是按下靜音,讓我們的聲音消失。但這不是一場虛擬會議。這複雜的世界需要我們參與,最糟糕的應對方式,就是對我們的生活按下靜音鍵。
世界已經改變,為了獲得成功,我們不能讓沉默吞噬前景,甚至是未來。我們需要成長和適應。遠端工作、全球團隊、混合辦公室和在家工作的結構,正在改變職場環境,為我們帶來全新挑戰。我們如何與可能永遠不會見面的人溝通和聯繫?我們如何在一個由社交媒體和人工智慧主導的世界中建立信任?在這個世界中,我們更難區分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
我們迫切希望再次信任彼此,也迫切希望再次信任我們的領導人,但要征服世界上從未遭遇過的挑戰,唯一方法是採用世界上前所未聞的想法。我們需要新的聲音、新的觀點和新的領導力。
我們需要你─成為溝通者。
無論你是處於職業生涯的初期,還是已經努力了三十年,本書將幫助你成為更有意識、更有自信,和更能與他人聯繫的溝通者。本書提供克服世界最新挑戰的實用策略。你將學習如何讓你和你的團隊蓬勃發展,使每個人的聲音都能被聽見,並讓最好的想法得以發光發熱。
你要怎樣才能在世界、在你的組織,甚至在家庭和社交圈中不能忽視、大聲說話並激發行動?世界能不聽你的聲音嗎?
也許你正在與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搏鬥2,認為你的想法不夠好。也許你曾試圖分享想法,但總是被置若罔聞。或者,也許你已經大聲高喊很久,但沒有人願意傾聽。
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找出阻礙的因素,並協助你解除沉默,以便在你的生活、工作和社群中發揮最大的影響力。同時我希望你能受到啟發,經由創造開放和誠實的溝通環境,使多樣性和包容性成為常態,讓創新得以蓬勃發展,從而使其他人不再沉默。
二○二○年初,當世界上多數地區在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間進入封鎖狀態時,我們看到生活的各方面,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著。
幾乎就在一夜之間,我們從集體運作的社會,變成了孤立的家庭單位或個人:旅行被禁止、邊界被關閉,唯一讓我們保持聯繫的,是網路和虛擬通訊工具。
管理者對如何駕馭這些變化感到無所適從。當我請一家全球物流公司高層領導人描述他們在工作中的感受時,其中的一百二十三人(從歐洲到澳洲各地),以「忙碌」、「挑戰」、「壓力」和「疲憊」等詞彙來表達當前人類的共同狀況。
每個行業領導者的關注點幾乎完全轉向他們的員工。他們該如何讓團隊遠距離進行聯繫、溝通和協作?對於散布全球的團隊來說,這些並不是新的挑戰,但這一場新冠疫情似乎像一面放大鏡。過去存在的問題被格外突顯,這些問題急迫地需要解決。
這不是一本關於新冠肺炎的書,但這場大流行病突顯出人際間聯繫與理解的重要性。一旦我們可以看到對方的客廳,「工作場所不再重要」的事實就變得更容易接受。在機器人和數位化的時代,我們的領導人和團隊似乎更加人性化,提醒我們什麼是真正重要的─那就是我們彼此的關係。
然而,許多領導人仍然感到困惑。諷刺的是,他們不知道做人意味著什麼。他們應當如何存在?他們應該說什麼?他們如何才能對組織產生積極的影響,保持高昂的士氣,並培養這種不僅是在當下,而且還存在於未來的聯繫互動?一位領導人絕望地問我:「其他像我一樣的客戶現在在做什麼?」
這時我才意識到,我該打破沉默寫下這本書了。
我當然沒有全部的答案。在過去十五年中,身為顧問、培訓師和教練,我有獨特的機會成為超然的觀察者。
我很幸運,可以和全球公司的高層領導私下晤談,聽到他們的掙扎、夢想和美好願景。我也看到阻礙他們的因素。他們在安全和保密的訓練環境中向我表達自己的方式,與他們面對同行、客戶、其他利益相關者和世界的方式完全不同。
在另一方面,當我為他們的團隊進行培訓時,我聽到團隊成員對這些領導人和公司文化的抱怨。我聽到團隊成員感到被束縛,以及他們不願意參與的原因─當團隊提出新的想法卻被告知:「但是,我的老闆不會喜歡這個點子」時,問題就浮現了。
無論問題是缺乏創新和構思,還是團隊效率和協作不佳,或是參與度和包容度過低,我們都可以把大多數挑戰追溯到人們的溝通方式(或是「不願溝通」)。
正是從這些觀察、對話和經驗中,出現了「溝通者框架」。雖然溝通似乎是種線性活動,不過是將資訊從A發送到B,但在現實可比我們想像得複雜多了。溝通受到A和B的身分、對自己與對方的理解、溝通能力、雙方的關係,以及雙方共同環境的影響。
從我這個沮喪的學習及發展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培訓只是解決方案的一小部分,而且通常只是治標不治本。你可以對員工進行大量的演講技巧培訓,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突然想出更好的主意進行演講,或是更願意在不良的環境中分享他們的想法。我們需要著眼於整個局面,而不僅僅是單一事件。
這就是溝通者框架的目標。本書對全球商業溝通採取全面觀點。汲取組織心理學、文化研究和語言學的養分,為我們如何在組織中建立信任及合作,提供完整的景況。更重要的是,希望它能激勵你更進一步,並激發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採取行動。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前三部分與「溝通者框架」有關:有意識、有信心和互相聯繫的溝通。第四部分將綜合所有內容,告訴你如何打破自己和組織的沉默。在我們深入研究各部分之前,可以先了解「溝通者框架」。下一章將詳細描述「溝通者框架」。你將了解到有意識的、自信的和互相聯繫的溝通如何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不沉默的溝通文化,使每個人都能蓬勃發展。你還會看到,缺少其中一個元素會為個人和組織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對「溝通者框架」的解釋是本書的必讀內容。
你可以自由地在本書的前三部分之間選讀,關注你最需要被協助的領域。每一部分都會深入挖掘框架中的相關領域,支持它的研究以及你可以應用的具體策略,以協助你提高績效。我希望好奇的讀者可以參考章節附註,查看那些構成我的觀點的有趣文章、研究和書籍。每一章都可以獨立閱讀,但若把每一部分的所有章節一起閱讀,你會得到最完整的理解。
本書的第一部分著重於有意識(有自覺)的溝通,以及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
為了理解他人並建立聯繫,我們首先需要了解自己,了解我們對他人的看法以及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需要提高自我意識。本節將協助你解開意識及自我意識的概念,以便採取可執行的步驟,加深理解。
我們由我們的想法和如何定義自己─也就是我們的認同開始。看看大腦如何運作,如何形成無意識的偏見,以及這些現象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科學。你將被迫質疑你是誰、你重視什麼以及為什麼重視。你還會發現,為什麼擁抱差異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以全球視角來看待溝通,但我認為,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跨文化的。即使你從未離開過家鄉,你不僅需要能夠理解他人,還需要調整你的的行為來適應他人。這需要仰賴文化智慧。學會真實地適應和展現最好的自己,將有助於你與其他你的人建立聯繫。我們還將探詢真實性(authenticity,指一個人不同於他人的特殊個性)和適應性是否可以共存,以及適應性與操縱有何不同。
如果沒有針對聽眾角色以及有效傾聽進行分析,關於有意識溝通的探討就會不完整。我們喜歡把說話者作為成功(或不成功)溝通的驅動力,但聽者的能力也具有相當大的重要性。
最後,我們將研究組織的溝通方式,如何有助於(或減損)多樣性和包容性議程。我們將討論如何解決微觀的不平等問題,以及如何突破我們無意識的偏見,同等地重視所有想法。
在第二部分,我們將轉向自信的溝通,以及如何說出並分享你的卓越想法。
你具備自信說話的語言和溝通技巧嗎?這一部分將打破我們對全球商業語言的許多普遍看法,以及自信說話所需的技能。在這個充斥非常自信但不一定有能力的領導人的世界裡,我們將研究自信與能力之間的關聯。
從說話焦慮的心理學,到對「破」英語的重新定義,本部分將重新確定在現代世界中不沉默所需的技能優先順序。無論英語是你唯一的語言還是你的第五種語言,了解這種全球性語言的變化是很重要的。你將學習如何吸引更多人參與的方式來進行聽和說,以便能更好地理解以及被完整地理解。
我們還將研究如何調整過去面對面的溝通技巧,以成為更具信心的虛擬溝通者。我們需要對肢體語言和語氣做出一些重要的改變,並學會有效的溝通技術。
第三部分將我們的重點轉移到框架的第三個領域:聯繫溝通。
如果你想激勵他人採取行動,並關心創建一種支持包容、創新和協作的充滿活力的公司文化,那麼最後這一部分對你來說將是最重要的部分。
本節重點在於討論我們在工作場所上的關係為什麼很重要,以及如何創造心理上安全的環境,讓不沉默的溝通得以蓬勃發展。我們將看到為什麼人際關係是幸福(和長壽)的關鍵,以及我們如何在工作中創造更強大的人際關係。
我們將進入人員分析的世界,揭示現代技術和大數據如何協助我們了解團隊連接和溝通的方式,以及溝通的時機。你將學習如何為你的組織繪製一張由資料驅動的地圖,以準確地看到溝通和聯繫的中斷狀況。你還將能夠識別出組織中的影響者,並找出妥善地與他們保持一致性的關鍵。
組織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在心理安全環境中的堅定領導。我們將討論如何縮短社會距離,同時增加團隊的心理安全感。這些概念對於以數位時代的新網路禮儀規則進行溝通的遠距團隊來說更加重要。
深刻了解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溝通者之後,第四部分將告訴你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組織中應用這些技巧。本書的所有章節都是以能快速閱讀的方式撰寫,提供你一些新的思考方向。根據你當下的需求閱讀本書,但請記住在三個領域打下堅實基礎的重要性。要想在你的人際關係中真正做到不沉默,有意識、有信心和有聯繫的溝通,良好平衡就是關鍵。
我希望這本書和「溝通者框架」能激勵你展現自我,並就對你來說很重要的問題,和你希望看到的世界變化發表意見。同時我希望你也能激勵其他人採取同樣的行動。我們需要你的聲音、想法和你的領導。
現在是打破沉默的時候了。
▶▶ 閱讀更多 出色文化 希瑟.漢森((eather Hansen)《帶風向的3%法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