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3月4日作者曾慧敏的〈與琴重逢〉,喚起我年幼的回憶及延伸至今的生命故事。母親是小學老師,在那薪資不豐的五○年代,硬是擠出學費,帶我們三兄弟從旗山鄉下遠赴高雄學琴,規定我們每天要練一小時以上。
年幼的孩子哪懂父母望子成龍的苦心,在那三、四年期間,去老師家的上課日就如同上刑場,厭惡在心中,卻不知如何反抗。
升學壓力是停止學琴的好理由,看著上國中的大哥、二哥逐年脫離苦海,剩下刑場我獨行。這天終於來臨,國中開學前,老師如常示範新曲目後,我向他說:「我要上國中了,以後不學了!」看著老師驚訝的表情,心中竟有些報復的快感。
國二暑假,一群同學相約去某同學家玩,大廳立著一台白色的平台鋼琴,幾個人叮叮咚咚玩起琴來,我順著架上的琴譜彈起黑白鍵,驚訝這不難的琴譜竟帶出耳熟能詳的旋律,便將樂譜借回家練習,這首曲子是〈給愛麗絲〉,已讀高中的二哥聞聲,也加入玩琴行列。
因有早年基礎,我們找出各式樂譜自學起來,從古典到爵士,興致來時會兄弟倆來個四手聯彈。這一玩幾十年,成為一輩子的興趣,以前不想學,以升學壓力為藉口停止,後來才發現,在許多時候,彈奏樂器是舒壓的最佳管道。
我當然也想把這份禮物傳承給子女,十年前,女兒國小時,半哄半騙帶她上琴椅,有過童年的際遇,知道不能光嚴格要求,還要獎賞利誘。女兒不是天賦型,學琴過程親子間難免產生緊張,為了讓她持續,我小心謹慎,態度時鬆時緊。
終於熬過六年,她的鋼琴基礎已建立差不多,我也與她練成親子四手聯彈,面對國三的升學壓力前,我決定結束給她的鋼琴課程,為她辦個「畢業典禮」,告訴她:「我的要求到今天,以後還要不要練琴,妳自己決定。」
果然之後就未再見女兒碰琴,轉眼三年過去,年初聽她對學測後的安排,提到「想把琴練回來」,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然而學測已過兩個月仍無動靜,我告訴自己,不要期望太多。
幾天前,我從外頭返家,門還未開,已聽到客廳傳出琴聲,內心一陣激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