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環保家庭相簿


【橘世代電子報】為讀者提供面對人生下半場所需七個面向的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非凡商業周刊電子報】掌握最新財經資訊,分析國內、外總體經濟,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相關報導。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4/04 第360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氣候劇變下的行蘊
證嚴上人專區 人類共同的覺悟
慈濟脈動 安裝扶手 長輩居家安全無憂
焦點專欄 小小孩,誰打誰?
氣候劇變下的行蘊
二月下旬,位處溫帶、亞熱帶的美國德州發生大雪,各種能源發電廠因冰封而大停電。此次大雪實屬罕見,是北極圈暖化,冰冷空氣往南竄流所致。除德州急凍外,歐洲、亞洲及北美多處也為嚴寒襲擊,氣候的劇烈變遷再添警訊。

儘管氣候災難日趨頻繁,但人類似乎束手無策。過去二十多年來,世界各國承認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環境惡化,卻礙於經濟發展等因素,難以落實減碳的種種協議。

例如,美國排放大量的碳,卻拒絕一九九七年聯合國通過的京都議定書,不願承諾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控制在適當的水準。對一些發展中的國家而言,也難免落入是否因支持減碳而犧牲經濟,無法脫離貧窮的矛盾中。

京都議定書於二○○五年生效時,美國西岸城市西雅圖率先達到減碳標準,號召數百個城市共同宣布,將以城市的力量完成京都議定書的目標。此舉擺脫大國因幅員廣大,政策難以普遍推動的阻礙。

聯合國啟動的「二○三○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從環境、經濟、社會領域,進一步提出永續發展的核心目標。不再只以國家為對象,全球有許多城市也紛紛響應。有些企業也以資源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呼應。如年消耗全球約百分之一木材的瑞典知名居家用品企業,揚棄過去「換家具如換衣服」的「快時尚」,家具租賃服務也在去年進軍臺灣。

資源有限,生產終會破壞污染環境,我們每天的食衣住行,種種舉動都會影響承載著我們的地球。人與土地原就有很深的連結,包括記憶和情感。

本期封面故事中,攝影記者自熟悉的臺南安南環保站出發,在記錄環保志工的生命故事之外,也拍攝環保志工附著於土地的日常回憶。

環保站�堙A一對就讀幼稚園的兄妹跟著阿嬤來,他們時而幫忙分類回收物,時而玩耍嬉戲,優游地穿梭其中。儘管和這對兄妹並不相識,這幅景象勾起攝影記者童年也曾到此幫忙的溫馨回憶,或可說是為日後藉由影像記錄環保志工的願心埋下伏筆。

志工做環保出於「惜福愛物」,這分情懷包括對前人的感念,對後代的設想,和守護土地的堅定使命感。心念和作為看似微細,但屬佛法所稱的「行蘊」,點點滴滴累積,回應全球永續發展的共同目標。

人類共同的覺悟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林淑女
天下人要共同覺悟,

思考造成災疫的因緣,

還要呼喚出人性善良的愛,

這才是自救之道。

在我們共同生活的這一片天空下,同一個時間、不同國界�堙A有多少人正在受災受難,又有多少精進菩薩穿梭在苦難人之中去付出、去解困。所以要時時感恩,感恩平安,也感恩有一群人在造福人間。

每一天,能夠安穩地精進聞法,也是多麼有福;人在享福中,不能忘記人間無常,分秒過去,要珍惜時間,要看重自己這一生的生命,做個能助人的人。我們有福在慈濟大道上,每個國家各有不同生態,但全球慈濟人有共同的理想,發心立願用愛付出,在膚慰孤苦貧病中,啟發了自己更加倍的愛心。

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工商業,讓窮困的人更窮,失業的人更多,各國慈濟志工展開紓困關懷、捐贈防疫物資;印尼慈濟人已經發放四十三萬戶生活物資糧食,今年二月底,當地好幾位實業家與慈濟合作,把愛的能量集合起來,濟貧百萬戶。

富家人把新春慶祝活動改成慈善行動,轉為貧窮人付出,是多麼有智慧;親身去接觸和體會,從五光十色到黑暗髒亂,感受到天堂之樂與地獄之苦,也啟發出更大的能量。他們是富中之富,福慧雙修。

在非洲的本土志工菩薩,精進聞法,雖然聽不懂華語或閩南語,要經過幾道翻譯,但他們很了解我的心,知道慈濟人就是要做慈濟事,也就是慈悲濟世;他們的生活實在是克難,但心非常富有,即使家�堨u剩一點點糧食,也會清空出來去助人。克己濟貧,克服自己的難,去幫助比他還更困難的人。

幫助貧苦人翻轉人生,不一定是富有的人才做得到,而是人人可為。要把行善付出變成習慣,自然而然身體力行。大家方向一致、同時行動,付出雖然辛苦,但會感覺很快樂,因為這件好事也有我的一分力;這件好事只有我們自己的力量辦不到,有我、有你、有他,借力使力才能完成。

啟發人心向善,就是愛的教育;用各種方法來帶動善行,長期持續出錢出力,使老有所依、孤有所養,相互照顧幫助,社會自然祥和、繁榮發達。人人伸出雙手造福,能形成一股善的氣候,成為「福氣」,愛無窮、力無窮,福也無量。

現代科技發達,讓我們的眼界開闊了,但也要能看見天下危機四伏,有所警惕。天天都能聽到全球氣候不調順的災情,追根究柢還是人為砍伐了森林、雨林,傷害動物的家園與生態,在山體開洞挖溝,鑽取資源;也把林地變成牧場,畜養牲畜,一切為了人「口」。

是人類的欲念吞食森林,破壞地脈;水土難保持,大雨一來就沖垮山河、淹沒大地,青山流了淚,人間就有悲情。全球七十八億人口,卻要養著十多倍的牲口提供肉食,消耗大量水資源與飼料,牠們的呼吸、排泄,也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成長過程要好幾個月,殺了、煮了,餐桌上的享受只不過半小時。

大家常說,養家活口,這麼打拚就是要讓家人吃得飽,其實五穀雜糧已經足夠營養,沒有必要貪味道、貪口欲,貪婪無度來殺生食肉,也迷失了良知。素食一來護生,再者也能節省糧食。全球有逾八億人口在飢餓中,如果人人吃得簡單一點,「八分飽,二分去救人」,七十億人去幫助這八億人,足足有餘了。

大地健康,人類才能平安。只要吃肉的人減少,降低動物飼養數量,就有助地球氣候恢復正常,也讓人體健康更有保障。

天地氣候告急,災難發生愈來愈快、愈嚴重,不能想著「反正我平安」就覺得事不關己。這波疫情是對人類的呼喚與教育,天下人都要共同覺悟,思考是什麼因緣引起災難,不讓人性善良的愛消失,這才是自救之道,請大家多用心。

安裝扶手 長輩居家安全無憂
撰文•徐銀娘(彰化慈濟志工)
攝影/陳森華
慈濟為社區長輩體檢居家安全,安裝扶手增添助力,

讓在外打拚的年輕人無後顧之憂,

也減少意外受傷的醫療資源負擔,事先「預防」重於事後「治療」。

若非家�埵釵瘞吨ㄓ隢K的長輩,一般人很難意識到居家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往往在意外發生後,才後悔怎麼沒有事先預防。慈濟志工在訪視中也發現,無論貧富,不管是獨居或子孫滿堂,白天通常只有長輩獨自在家,即使衛浴設備齊全,但就是少了扶手,有些老人家就坐在板凳上沐浴,也沒有扶手可以支撐站起,這些都是安全隱憂。

在高齡化的時代,需要向年輕人多多宣導長者居家安全與空間補強的觀念,也需要擴大辦理居家長照空間改善的福利與申請。慈濟推動「預防慈善」,為社區中的長輩體檢居家安全,讓在外打拚的年輕人無後顧之憂,再者也可減少意外受傷的醫療資源負擔,事先「預防」重於事後的「治療」。

從去年五月統計到今年三月中旬,志工已走訪全臺兩百個村里,接觸近兩千戶家庭評估修繕,中區就占了八百戶。在彰化,慈濟於二林鎮永興里及田尾鄉溪頂村、新厝村的修繕進入尾聲,今年三月二日在二林鎮萬興保安宮,即舉辦了一場別出生面的修繕圓緣活動。

老大人不再怕跌倒

二林鎮永興里的居家安全改善行動,算是提報戶數較多的大工程,從去年十月二十六日進行到今年元月二十八日修繕完畢,將近四個月嘉惠四十一戶。老人家們從最初的殷殷期盼,到不斷詢問里長進度,再盼到施工,到今日歡喜圓緣,終於放了心,個個笑容滿面,很準時地騎著腳踏車或是走路來保安宮會場。

大家看著回顧影片,從社區說明會到志工行前教育訓練,再到一家一家拜訪會勘,施工修繕當天遇到萬興街刮除柏油重新鋪路,人車必須繞行,志工路不熟,繞到巷子彎進彎出,或走或問,也摸出訣竅,知道巷弄號碼是如何編排的,長知識啦!

工班師傅非常用心,爬高蹲低施工;安裝扶手需在牆壁鑽洞,難免留下許多磚粉,志工總是細心將現場整理乾淨;非常注意小細節,讓長者很感動。

影片播放完畢,徵詢接受扶手裝置的長者分享,大多數都欣然站起來說說話。許阿嬤最先發表她的感受:「裝了安全扶手真的很方便,也很安全,走路時不用一直拿著柺杖。」陳阿公說:「很感謝慈濟的熱心和用心,讓我們這些老大人方便走路,不怕跌倒。」

魏阿公則說感恩也感到幸福,「里長很用心,為了里民的安全,探聽到慈濟有在幫人裝安全扶手,就跑去申請。我們老了,半夜要上廁所,暈暈的,要很吃力才站起來,再走到廁所,很容易跌倒。慈濟志工事先擱來訪問,要請他們喝茶,又說不用,他們自己有帶,很客氣,也很用心,照著我們每一個人的需求,做好了又叫我們抓看看,合用嗎?過年子孫回來,看到白色的扶手,知道這材料不錯,看起來也很雅氣。可見你們慈濟在做事情,很認真不隨便!」

陳阿公說:「我家裝了一疊,房間、浴室、廁所都有。」大家聽了都笑起來,志工趕快幫他補充:「是裝了五、六支安全扶手。」吳阿嬤說:「本來就常常腳麻,不好走路;裝了扶手,很方便扶著走。」

陳加勝里長說,慈濟細心做到讓每個人適用,品質又好,所以施工時間拉得比較長;有些長者行動不便,今天無法過來參加活動,但大家都很感謝慈濟這麼用心。

里長關愛庄內長輩

過程中,感受到長輩最怕遇到詐騙集團,但有里長幫忙說明;志工事前訪視徵詢修繕意願時,也主動找出需要被深度關懷的家庭,進行後續的慈善扶助。

七十歲的蔡阿嬤早年做農事操勞過度,以致腰椎受損,走路緩慢;如廁後經常扶著馬桶旁的洗臉檯或掛毛巾的桿子才能緩慢起身,十分危險。志工在浴廁安裝三種扶手,以加強她如廁或洗澡時便於握扶。蔡阿嬤摸著扶手顯得很開心,因為是塑鋼材質,不是白鐵製品,所以不會有冰冷觸感,這是令她感到貼心所在。

來到七十五歲的林阿公家裝設扶手時,志工發現走道上有燈壞了,立刻換修;雖是簡單的動作,但減少年長者爬高的風險。常常有老人家省電捨不得開燈,也是容易造成摔倒的原因之一。

志工與長者話家常,每家各有不同境遇,唯一相同的是他們都年邁體衰了,年輕時打拚,如今只能在老家慢慢老去。志工靜靜傾聽他們想說的話,應該也能帶給他們一些心靈慰藉。

自居家安全改善執行以來,彰化地區在慈濟志工與社工員通力合作下,不少長者的行動難題獲得解決,也獲得許多村里長認同,主動邀請慈濟到其社區推動該專案,結合各方的力量,共同照顧長輩的晚年生活。

小小孩,誰打誰?
撰文•李秋月(高雄區慈濟教師聯誼
畫作/鍾庭嘉
問:學齡前的孩子玩在一起難免吵架或推擠,對方媽媽怪我的孩子太粗魯。我不是護短,但孩子真的很委屈。

答:由於是學齡前的孩子,手腳協調本來就不好,再加上若家中沒有兄弟姊妹可互動,和同儕玩在一起難免有衝突,若被對方家長告狀,怎麼辦?

先了解原因:

爸媽這時一定要靜下心,不要急著為自己的寶貝辯駁:「他在家很乖啊!從來不會打人,問題是不是出在你們家小寶……」這樣不但無法解決問題,還會被扣上「護短」的帽子。

爸媽可以各自將寶貝帶開,離開現場冷靜一下,再用最客觀的方式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並和氣地跟對方家長懇談,這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也可以請幼兒園的老師幫忙釐清原委,若只是單純好玩、推擠,只要讓自家孩子知道危險性,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危,其餘就拜託老師教導,這樣才能讓孩子在一次一次的衝突中成長。

父母不可親上戰場:

有的家長太寵愛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吵架,甚至打架,會心疼地跑過去為孩子討公道,這樣的家長已剝奪孩子成長與處理問題的機會;將來再發生類似的問題,孩子還是不會處理;其次是我們這樣做,對方家長可能也會如此,雙方家長相互質問、做了最差的身教,將來孩子長大會變成什麼模樣?

所以,請理智、成熟的處理問題,讓孩子也學會用最佳的態度與方法處理自己的問題。

不要打罵孩子:

有的父母遇到孩子跟別人吵架或打架,不分青紅皂白,先打罵自己的孩子再說,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委屈,也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更糟的是孩子學不會是非、對錯。

家長可將孩子帶開,慢慢地幫孩子釐清問題,學齡前的孩子非常需要家長的引導,在過程中一定要客觀,不要妄加判斷或告訴自己的孩子:「他不是好孩子,以後不准跟他玩;他爸媽很不講理,所以小孩也不講理……」

以誠以情認錯:

處理過程中,若誤解自家小孩或對方小孩,都要真誠認錯,以免傷了孩子的心,因為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舉動,都會影響幼小的心靈,有時候這些傷害會深深烙印在心靈深處,很難抹滅!千萬不要認為說一聲:「對不起!我不是那個意思。」就可以彌補一切。

對於學齡前孩子之間的爭吵,我們要用心、細膩處理,也要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說實話,有時候連孩子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爭吵、推擠?這一刻他們吵得很兇,下一刻他們又手牽手玩在一起、和好如初,所以有時候家長對於孩子之間的小爭吵,是否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處理?以免當了最差的榜樣。因為孩子真的很單純,請家長不要太計較誰對、誰錯?而破壞了孩子之間單純的友誼。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53期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