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個人從去(2020)年初至今,都見證了新冠疫災帶來的衝擊,世界不可持續的可能性就在眼下發生。1990年,全球環境危機浮現;2000年社會危機浮現;2010年金融海嘯引發的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結果,就在人類有限的變革下,去年直接讓人們見證新冠肺炎癱瘓世界的威力。環境、社會、經濟警鐘狂響,人們卻依然故我,似乎只剩「滅亡」一途,看能否讓大家覺醒。
疫災背後不可持續的世界
世界不可持續的關鍵訊號,人們應該看懂,像是物種滅絕、不可預期卻會大肆傳染的疾病、氣候變遷,甚或地緣政治與金融危機,都已經互相攪和扣連成無差別的風險,骨牌效應帶來更大的生存危機,使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生態環境可活,人類就可活;低度發展中國家與貧困人口可活,已開發國家與富裕人口便可活;勞動人權與社會福祉被保障,國家機器與企業營運才得以持續。
從世界銀行(World Bank;WB)分析數據顯示,全世界每日消費不起1.9美元的極度貧困人口,因為脫貧的努力,從2015年的7.4億一路逐漸減少,原本預估到去年應可降至6.1億。沒想到新冠疫災的衝擊,至去年底全球極度貧困人口又回到7.3億,比預期淨增加了1.2億,永續發展的努力成果因為新冠疫災又被打回原形。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UN DESA)在新冠疫災爆發後,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進行世界永續發展各項衝擊檢視,因公共衛生議題所引發全球性經濟活動停滯,對各項SDG的衝擊非常明顯,隨之而來就是國際間與社會中「不平等」的事實加劇,差距持續快速擴大,且短時間內更難進行修復。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1.6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