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經貿談判30日展開,許多人歸因於台美關係的重大進展,也有人認定是對中強硬策略的一環,但若要有全面理解,必須從美國的貿易政策,尤其是川普的貿易政策談起。川普是房地產商出身,向來把貿易當成零和賽局,不是你贏,就是我勝:美國的貿易逆差,都是因為外國耍詭計,占美國便宜,他不僅對中國嚴厲批評,對歐盟與日本同樣不假辭色,要求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推翻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
川普更以國家安全為藉口,迴避WTO的糾紛仲裁,對全各國施加鋼鋁特別稅,逼得其他國家紛紛屈服,照川普要的方式重議貿易協定,唯一持續抗拒的只有中國與歐盟。
拜登上台,商務部長與貿易談判代表重新檢討川普的政策,設定以下幾個目標:疫情下恢復經濟、照顧勞工、全球環保與可持續發展、針對中國強迫性與不公平貿易措施、與盟國的夥伴關係等。
到目前為止,大家還看不出拜登政策有何重大改變。總體來說,拜登政府的貿易政策可總結為兩原則,其一是,暫時不締結新的國際貿易協定,這包括上一個民主黨政府主導談定的CPTPP,所以即使貿易促進授權法即將到期,拜登政府絲毫沒有想要延長授權的意圖。其二是,繼續川普政府對中國強硬的貿易政策,包括持續指責中國強迫性與不公平貿易措施,不輕易取消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而且在整體對抗措施上更加碼,與盟國加強供應鏈的貿易合作。
這其實是從國內政治著眼,在明年11月期中選舉之前,拜登政府的貿易政策,完全從美國中產階級的角度出發,保障美國人的工作,尤其是「買美國貨」的法案,雖然被其他國家視為川普式的保護主義,但是拜登政府的範圍更廣,不單單只是要減少逆差,還要增加美國的生產力,這也包括與中國戰略競爭在內,這就是為何此時要開始與台灣進行TIFA談判。
《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是洽談擴大貿易和解決爭端的框架,通常被視為談判《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重要步驟,而我國與美國1994年簽署TIFA,隔年召開首次會談,但2016年會談後停擺至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6月初首先暗示將重啟美台TIFA談判,中共外交部立即重申「一中原則」,強調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中方之所以反對,是擔心這將導致美國與台灣正式簽署投資保障協議,甚至自由貿易協定,並且鼓勵其他國家如英國與日本,與台灣開始磋商貿易協定。
白宮發言人針對大陸的恫嚇表示,美台貿易投資關係十分重要,美國會持續強化與台灣經貿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期待TIFA會議的到來」。
但是距離上次TIFA磋商召開,至今已經五年,延遲這麼久,不只是大陸因素,當然也與美台之間的貿易爭端有關,川普政府對敵人與盟友一視同仁,都是極度施壓,換取經濟利益,農產品進口一直是台美之間僵持不下的爭議,終於台灣在今年開放美豬進口,才換得美國願意重啟與台灣的TIFA談判。
進一步說,此刻美國願意重開TIFA,也與8月底預定的美豬公投有關,據金融時報報導,貿易談判代表戴琦原本不願意這麼早就開始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談判,但是迫於國安顧問蘇利文的壓力,才開始與台灣談,其目的一是為民進黨政府保駕護航,表示開放美豬是正確的,這與近日大手筆捐贈疫苗有相似的政治效果;二是企圖去影響公投,如果公投否定美豬進口,將來美國恐怕不會繼續TIFA談判。
這次談判,我方想提出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議題,以美方當前考量,肯定不會有具體結果,因為美國人要先等公投的結果,而且還要等整體貿易政策啟動後,才會有台美的下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