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中共建黨百年所拍的主旋律熱播劇「覺醒年代」,最近在大陸受到年輕人的熱捧,「覺醒年代」的時代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國際環境所激發的新文化運動,透過當時的人物群像,再現了中共誕生的思想運動背景。
百年前的主旋律,現在似乎重現,此刻的國際環境,不僅是美國與中國對抗,還有西方諸國聯合抗中的態勢,大陸已經開始有人提出「新八國聯軍」,即G7加上澳洲,中國的確面臨了新挑戰。
百年以來的中國,向來是被動地捲入國際政治,過去的國民政府,雖然經歷八年與日本戰爭,但到後期,是納入二次世界大戰的架構中,加入同盟國,托庇在美國之下,或是冷戰期間,中共與蘇聯看齊,同被西方封鎖。
歷史性時刻 兩條路可選
但現在已經不同,中國的經濟快速成長,科技日益精進,在百年的挑戰之際,自己已經可以有選擇,一是以對抗來回應,讓中國成為國際權力對抗的焦點。這個選擇必然會激起美國以更強的對抗來回應,從矛盾到摩擦,從小衝突到戰爭,似乎是無可避免的。
第二個選擇不是這麼容易,但是卻能避免直接衝突的,就是盡量做到開放參與、融入世界、爭取朋友、化解誤會,也許短時間看不出速效,但是由於第一種的後果,不可能接受,所以只剩下這個選擇。而此刻也許就是那個考驗的歷史性時刻。
美採高姿態 逼大陸讓步
美國總統拜登就職五個多月以來,對中國一直都採取高姿態,不願與中國來往,即使互動,也是像三月阿拉斯加會談般教訓中國,而不是平等的交往,其中最象徵性的,就是遲遲到現在沒有安排拜登與習近平的高峰會。
這當然出於美國刻意的推遲,北京觀察到,同樣對競爭對手俄羅斯,拜登不僅與普亭通話要先於習近平,日內瓦也舉行過美俄高峰會,美國就偏偏不要給中國最想要的面子。
不過拜登訪歐回國後,近日內部商議將啟動下一階段對中政策,尋求與大陸高層會晤,首先是國務卿布林肯與大陸外長王毅在義大利舉行的G20會議期間的場邊會晤,接著可能於今夏派遣副國務卿雪蔓訪中,然後是派遣國務卿布林肯或國安顧問蘇利文今年訪中,為拜登與習近平十月在羅馬G20峰會場邊高峰會鋪路。
要不要接球□中方考慮多
拜登政府的順序是先振興美國,恢復與盟邦的關係,然後挾著優勢,逼中國讓步。現在他們相信與中國交往的時候到了。
問題是,中國要不要接這個球?如果答應王毅與布林肯在羅馬會晤,甚至安排拜習高峰會,是否意味著接受美國所設定的節奏?這是中方現在正在考慮的問題。
對於中國來說,中美關係已經不再處在尚待確認的十字路口,美國對華政策已經確定,選擇了對抗中國的方向,中國也只有對抗,換句話說,美國讓中國沒有選擇的機會。
從中方來看,既然拜登對華政策已定,此刻何必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白宮還透露,拜登計畫在會晤習近平前,邀請四國安全對話(Quad)機制的國家領導人訪問華盛頓,繼續施壓北京,這不是三月阿拉斯加會晤的重演嗎?
拜登拒承認 和習有私交
更讓中國人覺得拜登傲慢的,是拜登不承認和習近平的私交,在離開日內瓦機場的記者會上,當拜登被問及他是否會以「老朋友」身分致電習近平時,拜登回答:「我們彼此很瞭解對方,(但)我們不是老朋友,只是純屬公事往來」。
中方不是沒有脾氣的,楊潔篪在阿拉斯加會晤中發火怒斥,美國沒有資格以優勢的地位和中國對話,近日美國防長奧斯汀要求直接與中共軍委副主席許其亮通話,中方認為他的對等層級應是軍委委員、國防部長魏鳳和,直接拒絕。
防關係惡化 好惡放兩旁
但是外交不能考慮個人好惡,在中共建黨百年之際,如果不能夠處理好對美關係,是中共領導人失職,更何況中國不能讓中美關係惡化到衝突,習近平無論如何忍辱負重,也要維持與拜登的互動。
更何況現在抗中,已經成為民主、共和兩黨的共識,大陸是閃躲不過的,好不容易忍過川普,現在拜登還有至少三年要交手,如何趨吉避凶,避免中美之間形成長久對抗,才是真正未來的挑戰。
四十餘年前的改革開放,大陸公認歸功於國際戰略機遇期,但是多少國家也都曾有過機遇,最後還是要看自己的努力與選擇,同樣的,在冷戰後期,北京之所以能與美國聯合,掙脫限制,共同抗衡蘇聯,也是靠自己的選擇主動權。
若說此刻中國的命運已定,要邁入修昔底德陷阱,勢必與美國衝突,這未免太小看了中共的判斷與選擇。(系列五之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